又到月底了, 想起上個月曾經有思考時間的問題,就是當你沒有充分利用時間的時候, 你才會思考時間的價值 ,反思時間有沒有充分利用。而這個月的最近幾天每天都挺充實的狀態, 沒有那些思考時間利用、充實時間的方式探索。那是本身做的時候,在行動的時候, 就是在利用時間。 所以會看到自己執著的一個點:往往越談論什么 越想得到什么, 反而離其越遠。當然反省、思考與梳理也是很好的總結與自我成長的方式。
就像描寫日常,是可以寫日常的意義,從意義層面、 抽象層面探討,但真正扎根日常時,就會具體描寫在日常所接觸的、 所感受的,比如昨天澆花,今天再看它們,會覺得綠意很盎然,帶給愉悅的、 新鮮的感覺。買來一周的水仙花幾天的時間就長了一大截,還有綠蘿,前段時間葉子泛黃幾乎要耷拉下來了,這幾天恢復了生機。而這也是傾注能量之后的收獲。
當你在思考怎么讀書或讀書的價值時,那當時肯定是沒在讀書,或讀書不投入。相反的,寫讀書的感受和心得,表達的文字是更有能量,因為是你傾注了能量之后寫出來的文字。總之就是讓自己的能量顯化,投注能量,當然無論任何事情,思考或真正去做,都是投注能量,使之顯化。
借此也是提醒自己如果想感受到人生的自由意志和對人生的掌握,首先得去觀察每天所散發出的能量會顯化出一個什么樣的現實。或多或少的去感知到能量帶來的顯化。一年四季就是能量與現實的顯化。你所呈現出來的是與你自身的能量相對的。你投入了什么,什么就會加倍回來。
我們自卑、內心焦慮、恐懼、嫉妒、擔憂、有私心,真正的原因是我們沒有能量。做什么事情一定要覺知到那個驅動力是什么,因為在驅動力之下做的事情都是在給驅動力注入更大的能量。比如恐懼,基于恐懼去做的事情都不會從恐懼中出來。那需要注入勇氣的力量。
包括愛人,真正愛一個人,為他做任何事情都不會覺得是浪費時間。就像做飯,從初期的他吐槽做飯浪費時間,吐槽我做飯只炒素菜,不是點外賣就是外出吃飯,到最近兩個月在蘇州的生活,初期他會說怎么又吃這個啊。慢慢地后面的這一段時間,明顯感覺做出來的飯菜味道很好。手法上也沒有精湛的技藝,調味料還是那幾樣,每次也都是隨心隨意地放調味料,做出來味道就感覺好很多,他也很肯定,往往主食還沒吃完盤子就已經光了。在吃飯上當初的那些分歧,包括吃素吃葷的爭執,都消融了很多。
慢慢地越來越多地敞開地向他表達內心的感受與愛。會肯定的看到他身上的很多優點,會很感慨偶然的相遇,得來全不費功夫,很少有相處期間的不理解、冷戰與能量消耗,即使有也很快就轉化了(除了之前很早的時候一次比較大的沖突,很意外地也化解了)。每次我升起情緒時,都會被他的不批判、定力、如如不動、了解真相的智慧所消融,或想向他暴露自己軟弱的一面時,還沒等我說完,就被他猛然的一句話帶得哈哈大笑,全然抽離低能量的狀態。很感慨于他的踏實、理性、包容與定力,慢慢的感覺愛滲透在平時的一言一行中。
接觸越多,學習越多,越發現很多不清晰和領略不到的,但也越來越踏實,在路上,不遲不早,結伴而行,互相滲透與影響。愛是一個純凈的能量,感受不到愛,并不是對方不愛你。提升自己意識的純凈度,越是在愛中的人,越能感受到愛。彼此陪伴,傾注能量,顯化自由意志和對生活的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