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時間真的不多,從我們意識到自己長大后,就已經在開始慢慢倒計時了。
? ? ? 坐著發呆就會想起以前的小事,就會發現如今的想法和當時變化太大,是長大、圓滑、心機、懂事,有些事仍是心頭的刺,不痛不癢但就是在那兒膈應。
? ? ? 10歲的時候,有一天和媽媽逛街在商場看見一款芭比娃娃我記得大概是170多元,很好看很想要,就一路上都在說喜歡要買,她說“你有一個了,就不買了。”恰逢6月底又以生日禮物來哄媽媽買(那時她一個月工資就600多,爸爸在重慶)。過了幾天放學回家就看見那個娃娃在桌上,媽媽說就當你生日禮物給你嘍。我開心了一晚上,等她去洗漱以后,外婆才告訴我“原本你媽買了毛線給你打毛衣,但你要這個玩具她把毛線退了買的。”聽完我沖進廁所說“你為什么不告訴我。”媽媽說“你喜歡就行了,毛衣下個月再打也行”
? ? ? 就現在來說170就是一頓飯錢,但在那年對維持生活來說是筆不小的花費。現在再看,從2個層面來說:
? ? ? 1.當時我喜歡的娃娃,長大以后我有能力可以自己去買,但心境喜好不一樣了,我現在也不會去購買,我當時擁有它很開心啊,享受到了得到它的快樂,放到現在也是一個回憶。
? ? ? 2.它真的是需要的東西嗎?那個娃娃從我12歲開始就再沒碰過,現在還在柜子里。相比之下毛衣其實比它更該給我暖和、更加實用。但為我的開心卻讓媽媽做了一個糾結的選擇。
? ? ? 在這件事上我更多的感觸傾向于第二層,每次想起這個事就會為當時不懂事的自己懊惱后悔,扎心的難受。工作后我漸漸會考慮把錢使用在實用、長久的事情上,清楚自己真正想要什么、需要什么,而不是因為一時興起滿足于自己的開心,不是不能享受但是需要規劃,很多時候我們花了很多時間精力金錢去做的事完全毫無意義。
圖片發自簡書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