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大甜:
你上學以后,我問弟弟:姐姐去哪里了?他環顧了一下說:去外外掙錢。我又問:爸爸呢?他依舊說:去外外上班掙錢。在他的心里,咱們一家人,只要沒在家里,就是去外外掙錢了。這都是姥姥教他的,我不在家的時候,姥姥會這么哄他,他就不哭鬧,知道玩兒一會兒親人們就回來了。
有時候我們不得不承認親情的魅力很大,你一走一個月才回來,可是弟弟看見你一點兒也不陌生,他那么小也知道你是親人,他會主動親你,躺你懷里讓你抱。看見你回來,他會興奮的在床上跳來跳去。換做其他人,逗一下,摸一下,他都會拒絕。
看著弟弟現在的樣子,像極了你小時候。可是一想到將來他也會像你一樣長大,像你一樣不再依賴我們,我就會特別酸楚和失落。這讓我想起了龍應臺在《目送》那本書里的一段話: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在小路的這一端,看著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
是的,我們不得不去面對你們的成長,接受孩子和母體剝離的疼痛。其實,你的成長也是作為母親的我的成長,我也需要面對,你慢慢獨立,去找尋屬于自己的小天地后的那種失落感。
還記得你第一次去幼兒園嗎?我因為不放心,給老師寫了一本密密麻麻的注意事項。還讓寧媽假裝給孩子找幼兒園為由,偷偷去打探你的消息,看你開不開心,有沒有哭鬧,有沒有被同學欺負,有沒有被老師嚇唬。我在家里,心總是懸著,各種不放心,心里焦慮的一塌糊涂,實在沒辦法我跑到理發店把自己的長頭發剪掉了。現在想來,其實媽媽也像個孩子,也很幼稚,也在慢慢變得成熟。這樣看來,我們的成長是同步的,只不過身份不同而已。
這次你回家,滿打滿算兩天的時間。雖然我有很多牢騷想對你說,我也很想知道你在學校的一個月里都發生了什么,有沒有受委屈,有沒有遇到困難和挫折,但是,我不忍心打擾你。看著你捧著手機哈哈笑個不停,看著你忙著處理一個月不曾回復的消息,我知道,你的世界里已經不只有我了,我得學會放手,讓你和這個世界建立連接。而我們不得不把自己當做你的一個備胎,召之即來揮之即去。
昨天的作文課上,一個小孩兒給媽媽寫了一封信,信里那個孩子抱怨媽媽對她的生活包辦太多,很多事情她都想自己做,可是他的媽媽總是以“你太小,做不好或者不會做,”為由替她大包大攬。這讓孩子很苦惱。最后這個小孩兒結尾那句話讓我觸動很大,她說:媽媽,你既然給了我翅膀,為啥不讓我飛?
是啊,這個小孩實在努力宣誓自己的主導地位,這應該也是所有孩子的心聲。我們也應該放手讓你去飛了!
大甜,外面的世界很大,很精彩,媽媽希望你將來能夠去見識,去體驗,去找尋屬于你自己的生命的意義。而現在,就是你振翅翱翔之前最后的磨煉工作,你需要用知識為你保駕護航,你需要用實力爭取到屬于自己的平等和自由。媽媽希望你將來,無論是遇到多大的困難都有底氣跟生活不妥協,在未來的路上有能力不委曲求全。
愛你的老娘親
202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