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提時的我是向來不喜歡下雨的,尤其是秋天的雨。秋天的雨有春天的雨那般的綿綿不絕,往往一場雨從半夜能下到第二天下午;秋天的雨呢,又有夏天的雨的干練,它不像春天的雨下的那么柔軟無力,秋天的雨總是一束一束分明的,像細線一樣直直地向地面而來。正是因為秋雨的這些特點,秋天的雨看起來小卻下的久,看似可以不用打傘吧,出去走一趟回來,頭發(fā)又必定是濕漉漉的,所以下秋雨時我總是被要求呆在家里,不可以到處跑。
“一場春雨一場暖”“一場秋雨一場寒”下春雨時,人們總是興奮的,因為春雨的來臨便意味著大地回春,沉睡的自然界開始慢慢蘇醒,一切又會重回生機。而下秋雨時,卻總是帶著一種若有若無的悲涼之感。秋雨降落,天氣由暖變寒,秋雨沖刷掉落葉,梧桐樹葉由綠變黃,給人一種秋風(fēng)蕭瑟之感。的確,喜春之柔枝,哀秋之落葉。人是一種感覺動物,最擅長觸景生情,秋之情之景難免給人一種凄涼之感。
曾經(jīng)的我不喜歡秋雨,不喜歡這種整日里濕漉漉,行走在街道就像行走在地雷陣里,不小心就是整個腿脖子濺滿臟水的感覺。然而這學(xué)期的我,卻好像慢慢喜歡上了秋雨。
喜歡秋雨,喜歡秋雨每夜里的突然降臨。秋雨往往是在夜里的某一時刻,就淅淅瀝瀝地下起來了,前一秒還是安安靜靜的,后一秒便聽到了秋雨一層壓過一層,聲音越來越大。而這種秋雨也往往能夠卷走著夏日還未散盡的熱氣,然后再送來一陣陣的涼意。于是整個夜里,變得更加安靜而踏實,閉上眼睛,整個世界的聒噪仿佛都被這場秋雨所壓制,一層又一層的秋雨,又似一雙溫柔的手,為白日里遭受烈日灼燒的大地做著按摩。
也喜歡下著秋雨的白天,下雨的白天,是務(wù)必要撐傘出門的,行走在學(xué)校的小路上,放眼望去學(xué)校里處處都是撐傘匆匆而走的學(xué)生。竟給人一種人世間每人獨自撐傘而走,匆匆而過之感,又讓人想起了佛教中的修行,人世一剎那,每個人都持著某種東西,追逐著某樣?xùn)|西。撐傘而走總是會讓我不自覺的想到雨巷中那個丁香姑娘,她身著旗袍,打著一把油紙傘在江南的巷子里慢慢的走過。秋日的雨蓋住了大地的浮躁,每一滴雨不像打在傘上,卻像是浸入了每一個人的心里。
對于我而言,我是極喜歡走學(xué)校的石板路的,雨水滲進石板里,石板仿佛變得更加溫潤了。而每次走在這樣的路上總會讓我回憶起童年。兒時住的房子是四合院的大瓦房,下雨時,我總愛在廳堂看雨從屋檐上慢慢落下,如同一串串珍珠似的,掉到中間的石板地上,再慢慢匯聚著流動。只是童年里那些在屋里就能看雨的日子,隨著時光的更逝慢慢的遠去了,而此時能觸的,也唯有眼前的這場秋雨罷了。
秋雨綿綿,卻給人以涼意,給人以寧靜,給人以回憶。莫怨秋雨蕭瑟,有時換個心境,你會發(fā)現(xiàn),秋雨的溫柔,秋雨的含蓄……
我慢慢愛上了這場秋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