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結束了,朋友圈中多了很多離開的動態。
“我回學校了”“我回公司了”“我回北京了”......
“回”這個字給了我滿滿的歸屬感和回溯感。
落葉歸根才叫回,溯本歸源才叫回,只有回家,回到那個生你養你的地方,才真正體現了這個字的價值。
朋友會跟我抱怨“你什么時候回學校啊,我在家一天都呆不住了,恨不得馬上回學校,我媽整天嫌棄我,起晚了不行,玩手機不行,總是熬夜不行,出去瘋也不行。七大姑八大姨圍著我總是問這問那,問工作,問對象,問房子,問成就,煩死啦。”
是啊,在春節期間,就連朋友圈推出的文章都變成了一篇篇的攻略。如《過年回家,如何不被父母嫌棄》,《對付父母逼有哪些方法》,《如何轉移七大姑八大姨對你的注意力》等等。
可是,我很喜歡我家鄉的城市,我沒有嫌棄我的爸爸媽媽,沒有千方百計打聽我工作和是否有男朋友的親戚,沒有各種裝逼各種炫富的飯局,也沒有分分鐘讓你崩潰的熊孩子,頂多是姐姐家的外甥愛看動畫片,總讓我跟他一起看。
我在家里七點起床可以和爸爸媽媽一起吃早餐,九點多起床也不會被罵,媽媽給我炒飯會問我多不多加個蛋。
整天玩手機也不會被嫌棄,勤快時掃個地刷個碗媽媽還不停的說不用我,出去和同學聚會爸爸會問我錢夠不夠,隨手給我添一點。
年前有老人過生日家人親戚聚在一起,沒有針鋒相對的互相比較,吹捧各自的兒女。他們作為長輩單純的希望我們這一輩過得更好,對我們充滿了期望。
這些都是在其他城市所沒有的。
我太愛我的家,愛我的爸媽,愛我的家人。
這個城市是給我最大溫暖最大安定的地方。世界那么大,城市那么繁華,所有亮起在夜晚的燈,只有這一盞,只有在家這里,是我可以完完全全敞開心扉,卸下包袱,撕下偽裝,進屋就倒在床上的地方。
可我終究要離開家,離開這個我將一生牽掛,背負一生重擔的地方,去追尋去尋找這個城市所不能給我的東西。
可我終究要離開,這個我心心念念,一生注定要反復離開,又不斷回來的地方,去守護去珍藏這個城市贈與我根深蒂固的東西。
其他的城市也很好,在我家鄉早早熄燈后那里的夜生活才剛剛開始。可夜深,風涼,冰透了馬路邊伸手攔出租車的夜歸人。那里的早晨沒有熱騰騰的清粥,沒有打個噴嚏就擔心你是否生病的親人,沒有半夜餓醒幫自己跑腿買零食的弟弟,沒有整晚整晚聊天的閨蜜,也沒有我喜歡的人,也沒有很多很多的愛。
所以,我有千萬句的感激和說不出道不盡的愛。感激在春節期間都沒有嫌棄我的爸媽和親人,你們仍舊包容著我,把我當成孩子。
愛你們,也答應你們,不管今后我在哪里,春節,我都會不遠萬里回到你們身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