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值得學(xué)習(xí)的關(guān)于“聽”的技巧

時常有人會問我:如何成為更好的自己?

這個問題很抽象,要回答好這個問題很難,因為要成為更好的自己,三言兩語說不清楚,一朝一夕也做不到,真要做好自我提升要做大量非常具體的事情。

從今天開始,我將寫一系列非常接地氣的關(guān)于個人成長的文章,開篇文章是關(guān)于“聽”。

在人際交往的系統(tǒng)中,“聽”作為一種重要的信息輸入來源,成為自我修煉過程中的必修課程。

每天我們都聽無數(shù)人說話,但有多少人認真了解過怎樣去“聽”更有效?

心理錦囊一:不要打斷別人。

這是在交談的時候最基本的素養(yǎng)之一,是對別人的尊重。

雖然相對于聽,我們都更喜歡說,但是如果大家都只說不聽,那交談就沒法進行。

你要想快速的獲得別人的好感,方法很簡單:讓別人暢快淋漓的說話,在別人說話的時候,不要打斷,不要做多余的事情,安靜的專注的聽就行。

尤其是在對方停頓的時候,不要急不可耐的搶話,給出對方思考和調(diào)整的時間,直到對方確實把話說完為止。

就像有經(jīng)驗的客服人員在處理客戶投訴的時候,一般都會讓客戶先說話,把不滿、怒氣、怨氣都發(fā)泄出來,然后再解釋的話效果會好得多,如果搶話、打斷客戶的話,只會讓客戶更憤怒,無益于問題的解決。

打斷別人說話,會讓別人很不爽,試著想象一下你吃東西吃到一半被噎住的感覺是什么樣,說話別人打斷的感覺就是那樣。

心理錦囊二:聽完整。

很多人聽別人說話,聽首尾的居多,中間部分時常在神游中被忽略掉了。

比如人們在聽別人的批評時,往往只會關(guān)注前部分的話語,因為別人再往后說的時候,TA正在盤算著如何反駁,就沒有把注意力放到話語本身。

聽不完整,收集的信息必然不完整,應(yīng)對方式必然是有失偏頗的,如果由于聽不完整而在交談中出現(xiàn)牛頭不對馬嘴的現(xiàn)象,那是非常失禮的。

聽完整,能讓你有更多的時間思考,應(yīng)對的時候會更加全面、準(zhǔn)確、從容。


心理錦囊三:要有反饋。

在交談中沒有反饋,就和對牛彈琴差不多,是很讓人泄氣的事。

反饋的方式有語言的反饋,比如“嗯”、“好”、“是”、“對”這些字詞,說的時候語氣輕柔、肯定、短促,特別是對方看不到你的時候,語言反饋就是必要的;有肢體的反饋,比如身體前傾,點頭、微笑,一般用于面對面的情況。

給出反饋是人們在交互過程中必需的動作,能讓對方明白你在認真聽TA說話,能給人被尊重的感覺。

心理錦囊四:要做記錄。

都說好記性不如爛筆頭,我們盡量不要對自己的記憶力有迷之自信,在聽別人說話的時候,最好能做記錄。

最常用的記錄的方式是手寫,也可以用電腦打字,重要的場合(比如會議),除了帶紙和筆做記錄,最好還用錄音筆。

有個心理學(xué)效應(yīng)叫傳播扭曲效應(yīng),是指信息在傳播過程中被層層扭曲,以至面目全非(而且多是夸張、增值而非縮小、減值的)。

聽別人說話的時候,如果能做記錄,能防止重要信息被遺忘、遺漏,也能避免信息在傳播的過程中被扭曲,還能給別人留下認真傾聽的好印象。

以上這些關(guān)于“聽”的技巧都是最基本、最簡單又非常實用的技能,如果你能把這些方法運用到實際生活中,多練習(xí),那在“聽”這個事情上總能做到表現(xiàn)優(yōu)異的。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quán)歸作者所有,轉(zhuǎn)載或內(nèi)容合作請聯(lián)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由作者上傳并發(fā)布,文章內(nèi)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fā)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