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子的對面有一條小溪,溪水清澈、水流平穩。每天的清晨與傍晚,都會有女同胞們在這里洗刷衣服,談天說地,因此這也是村子里最熱鬧的地方之一。在洗衣服上游的轉彎處,有一個自然形成的小水潭,這里曾經是男同胞們夏天洗澡的地方,也是我們兒時的“水上樂園”。在剛上學前的那個暑假,我跟著堂叔來到這里洗澡,這也是我對小溪最早的記憶。
由于膽子小,剛來溪里洗澡的時候,走到水滿大腿的位置時,就再也不敢往深處走了,只能羨慕的看著他們在深水中嬉戲。隨著小伙伴們的召喚,我也開始試探性的把頭鉆入水里,但不到10秒鐘趕緊抬起頭來,即便如此也興奮的不得了。久而久之,漸漸的開始往深水區邁進,等水淹到脖子的時候,立即回頭,然后狗刨式的往回游,當然最初還只是半走半游。一次次的嘗試,一次次的深入,也不知道狗刨了多少回,喝了多少溪水,終于可以鉆入水底閉氣1分鐘,可以在10余米長的水域內游個來回。此時我感覺自己會游泳了,雖然還是只會狗刨式。
除了學會了游泳,最開心的還是跟小伙伴們打水仗、潑水了。最初來洗澡的時候,不到半小時就回家了。等喜歡上了在水里的感覺后,在溪里待1個小時都不想回家。有時玩到嘴唇發紫,父母拿著“牛棒絲絲”來趕,才心不甘情不愿的回去。再后來,有膽子大一點的小伙伴們,從3-4米高的岸上直接往水里跳。巨大的響聲與浪花吸引了大家的注意力,有人帶頭就會有人模仿。有一段時間,每天都能看到現場跳水表演,與電視上不同的是,我們的表演都是腳朝下的。當看到有比我小的小伙伴們也一個個的往下跳時,我也按捺不住躍躍欲試的沖動。終于有一天,我也鼓起勇氣,往下一跳,當我跳下去之后,我感覺自己也是真正男子漢了,別人敢做的,我也敢做。在小溪里玩水的經歷陪伴了我整個學生時代,直到工作以后再也沒有那樣子玩過。
記得有一年暑假,我們像往常一樣在溪里洗澡。忽然岸上有人大聲喊到:“賊水來了,賊水來了,你們快點跑上來”。當孩子們還在猶豫的時候,個子高的已經看到突發的洪水離我們只有幾十米了。于是趕緊拿起衣褲,連滾帶爬的逃到岸上,跑上來后還是心有余悸。我們都在奇怪怎么會突發洪水,上游又沒有水庫。后來據村里的老人們講,有些時候,雖然我們這里天晴,但小塢頭里面可能下大雨了,他們年輕的時候遇到過好幾次呢,以后洗澡的時候,還是要小心點。記憶中小溪還發過一次特別大的洪水。有一年夏天,連續下了一個禮拜的大雨,起初大家都很興奮,因為可以看洪水。但到后來就不對勁了,雨還沒有要停下來的跡象,而河水已經快漫上來了。緊接著,住在溪邊的人家,開始往地勢高的人家里搬東西。有的老人開始燒香拜佛,求祖宗保佑,讓雨趕緊停下來。但水還是不斷的往上漲,沒多久就漫到了岸上,溪邊的好幾棟房子都有墻被洪水沖垮,橋也沖垮了,所幸沒有人員傷亡。
說到小溪不得不說在這里抓魚、抓蟹了。在我的小學階段,當溪水快要枯竭,水流減小的時候。經常會有人,用石灰或茶子餅在溪里毒魚,然后幾乎全村的人都去溪里抓魚、撿魚。膽子大一點的人,會伸手往各個石塊之間的孔洞里去掏魚,有時一個孔洞里能掏出好幾條石斑魚,但有時也會拉出一條水蛇,嚇得周圍的人趕緊跑開。聽年長的人講,水蛇咬了沒關系,別碰到牛糞就行,因為水蛇的毒藏在牛糞里,如果被水蛇咬到,而剛好碰到牛糞了,就會毒發身亡。不知這個傳說是真是假,反正我是不敢嘗試的,也沒聽說周圍的人試過。這樣一次魚抓下來,每個人至少都能抓個1-2斤,溪里也幾乎看不到魚了。然而一場大雨過后,又會有成群結隊的魚在溪里游來游去,仿佛魚是隨著雨從天上落下來的一斑。這樣的抓魚方法一直持續到90年代中期,村里的勞動力基本上外出務工了為止。
初中以后的暑假,我們會背一個八磅錘,去溪里砸魚。先制造響聲把魚趕到某塊石塊下面,然后拎起磅錘用力砸,等翻開石塊的時候,魚基本上砸暈或死了,直接撿起來就行。然后就地取材,折一根狗尾巴草,穿過魚嘴跟魚鰓,提在手上。等一根狗尾巴草穿滿魚的時候,滿滿的一碗好菜也就有了。
工作以后再來溪里,就很少抓魚了,當時在那種半干不濕的石塊下面藏著很多螃蟹。隨意翻開幾塊就能抓到螃蟹,不需半小時,就能抓到幾十只。然后把螃蟹去殼、洗凈,沾上面粉,放油里一炸。又一道美味可口的菜肴誕生了,這種菜在飯店里是絕對吃不到的。在工作的最初幾年,有外地的朋友來我家玩,經常會帶他們去溪里抓螃蟹,吃螃蟹。
結婚以后回老家的次數少了,溪里的魚蟹也少了。前幾年帶著楠哥回老家用漁網,還是能撈到幾條的,這時抓魚已經不是拿來吃了,而是為了玩,拿來養。自己能抓到魚,小家伙很興奮,這次春節回老家,一下車,他就要去溪里抓魚,沒想到別說抓,看都沒看到一條。他爺爺看他失落的樣子,決定第二天親自出馬,結果也是一無所獲。
后來跟村里的老人聊天,聊到現在的溪里怎么一條魚都看不到了。老人講,一方面,前幾年經常會有外面的人背著電瓶,來溪里電魚,所以魚越來越少了。另一方面現在都在搞新農村建設,下游的很多村莊,都用水泥對河道進行了整治修理,修理的非常整潔、漂亮。為了省事,連很多堤壩也澆筑了水泥。以前的堤壩是用石頭砌成的,發大水的時候,下游的魚都會迎著水流往上沖,遇到堤壩時往上一躍就會躍入石塊之間的縫隙內,多躍幾次就會躍過堤壩,游到我們這里來。而現在由于堤壩澆筑了水泥,堤壩的中間也沒有縫隙,發大水的時候下游的魚再也游不上來了。
聽到這里我陷入了久久的沉思,跟以前比,現在的政府有錢了,開始大力建設農村。幾乎所有的行政村都安裝了健身娛樂設施、所有的村都澆了水泥路,原先的道路也拓寬了,方便、美觀了很多。但也失去了原有的鄉村味道,以前很多村中央的小弄堂里,都會有一些石頭鋪成的小路,走在上面別有一番滋味。但現在都已經鋪上了厚厚的水泥,再也找不到當初的記憶。我在想如果當初在建設時,能同時考慮到方便、美觀與原汁原味相結合那該有多好!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