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位運動員都不希望傷病臨到自己的頭上,但在競技體育運動中傷病的出現又好像在所難免。它像噩夢一般,摧毀著無數運動員追求冠軍的信心。籃球比賽是一項身體對抗、動作變化以及騰空起跳非常頻繁的運動。
無論是何種原因,職業籃球運動員或多或少都存在傷病的問題。區別在于有些隊員可以從傷病中積極的恢復過來,有些則不能,比如德里克·羅斯(北京時間2017.04.02,據The Vertical報道,紐約尼克斯后衛德里克-羅斯因左膝半月板撕裂將缺席剩余賽季的比賽,這位前MVP也將進行第四次膝蓋手術)。
10-11賽季將會成為羅斯職業生涯最為輝煌的一段歷史,常規賽場均數據:25分、7.7次助攻、4.1個籃板、1次搶斷,獲得NBA歷史上最年輕常規賽MVP稱號,并帶領球隊打入東部決賽(1:4輸給熱火)。原本打算在11-12賽季向總冠軍發起沖擊的時候,這一愿望被定格在了第39場比賽,也就是公牛對陣76人的那場(在最后時刻的一次突破騰空中,羅斯的左膝蓋前十字韌帶撕裂)。
對于羅斯來說這一次的左膝受傷是致命的打擊,康復后的他雖然不能用表現平平來形容,但卻真的無法重回巔峰了。有時候心理的創傷比身體嚴重,有過類似經歷的朋友或許能夠體會到,當自己再次站上球場時內心里除了對勝利的渴望,多了一些擔憂與猶豫。
很明顯,受傷后的羅斯在空中飛翔的時間縮短了、隔人暴扣的畫面沒有了、突破內線造殺傷的頻率下降了。如果算上紐約尼克斯這一次,羅斯將會進行第4次膝關節的手術。原本對于一名29歲的得分后衛來說,經驗、技術等各方面正是趨于成熟與完善的階段,比如威少、庫里。
健康的羅斯,能在快速推進的過程中變向不減速;可以在空中躲閃后完成拉桿上籃;可以絕殺比賽;可以隔人暴扣對手;可以......寫到這里你也許會無比懷念那個曾經讓你對籃球愛的死去活來的德里克·羅斯;他犀利的突破是我們夢寐以求想去掌握的技能;他殺死比賽后領酷的表情讓我們膜拜、激動......
沒錯,曾經的玫瑰或許不會再綻放;這就是殘酷的競技體育,在帶給我們快樂體驗的同時,也讓我們對運動員的遭遇表示無能無力。
有意思的是,與羅斯打法相近、年齡相近的威少,在經歷了傷病的困擾之后仍舊可以展現強勁的實力,本賽季更是以驚人的三雙數據沖擊著球迷觀眾的神經線。為什么兩人的差別如此之大?
大家有沒有發現,羅斯的四次膝關節受傷并不是在對抗的情況下發生的,而是在自己發力騰空或落地時發生的(其實更多的是長期錯誤動作習慣造成的結果)。而威少的受傷則是在與貝弗利身體對抗后產生的(當時貝弗利直接上前沖搶球)。
針對羅斯等球星的運動損傷,國外專門制作了一期節目來區分威少、羅斯以及詹姆斯等球星在起跳落地時的動作區別。仔細觀察會發現,羅斯在落地時往往沒有緩沖,很多情況下是被迫的直腿落地。
該視頻非常詳細且科學的分析說明了如何減小踝、膝等關節受傷的概率,建議大家看一看,相信會對大家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