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組3張便簽:提問力之反思成長
I:3W+H
反思:回頭、反過來思考的意思。反
思是近代西方哲學中廣泛使用的概念之一,又譯為反省、反映,原意指光的反射,作為哲學概念是借用光反射的間接性意義,指不同于直接認識的間接認識。
反思可以促進個人的成長,這點儒學的奠基人孔子,是我們的楷模:“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名言解釋:見《論語·學而》曾子語。這幾句大意是;我每天都多次自我反省:為別人操心辦事有沒有不忠誠的行為?在和朋友的交往中有沒有不守信用的地方?對老師所傳授給我的學業有沒有溫習熟練?
反思對于自我成長是如此的重要,那么怎樣才能更好地促進反思呢?向自己提問是一個非常不錯的辦法,可以規避自己想當然的想法。
我們可以想自己提這樣的問題:
1、這是不是看待事物唯一的方式?
2、把這個信念和情緒帶入我的生活,會變得如何?
3、別人是怎么看待這個事情的?
4、還有沒有其他的解決辦法?
5、有沒有人不同意我的觀點?
6、我認為這個事物應該是這樣子,事實上很多情況下不是這樣子,我該找誰去咨詢:這個事物目前是個什么樣子?
7、我可以使用什么方法驗證這個事物不是我認為的樣子?
8、如果我按照我認為的樣子為基礎,去處理事情,而事實并不是這樣子,結果對我影響有多大?
9、這個事情適用于什么情況下?與其他事情的有哪些相似與異同?
如果自己再遇見不清晰,或者陌生的環境,或者重大的事項決定時,一定要多向自己提問,促進反思,然后找到一個更好的解決方案,或者減少稍加注意就可以避免的錯誤。
A1:5W
今天上午張總面試了一位應聘“海外電商運營”崗位的小伙,張總與其溝通想讓其考慮“國際貿易助理”的工作。他比較猶豫是否選擇入職榮瑞:
猶豫的原因有:他之前的公司業務半年左右才做成業務,維護好了每年都能帶來不錯的收益,收入比他翻譯和電商后臺運營掙錢。而他個人時間管理能力差,做國際貿易需要有很好的時間管理能力,協調自己的時間差。
而他與我溝通的問題確是:入職后是否有人帶他、業務是否好做、公司業務如何開展、給他的薪資是否可以不上社保和公積金,讓他可以多拿些現金。
上述他的問題,都不是關鍵的問題。關鍵的問題,是他是否真的愿意接受挑戰,從銷售支持類工作,轉換成銷售性工作。這點不解決,他會一直猶豫不決,并影響他在試用期的表現。
我使用提問的方式促進他自我反思:
1、你的職業發展是怎樣的?
2、有考慮過從翻譯為主的工作,轉至做業務嗎?
3、你是想一直哪一個固定的底薪嗎?
4、想不想在北京買房、買車?
A2:SMART原則
我明天修改一下發給面試者的邀請的內容,加入一些促進應聘者反思的問題,便于他與面試官更好的交流,和反省自己的職業規劃:是否真的考慮要選擇的崗位,為將來入職后穩定性做鋪墊。
修改一下入職通知書的郵件正文的內容,加入新入職員工在企業未來3-5年的規劃規劃的問題,促進新員工更快的適應新工作,順利渡過試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