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高小高
1
大概是4、5年前的時候,那會兒還沒大學畢業,9月10號這一天我特別鄭重其事的給我們導員和喜歡的老師發"教師節快樂"的祝福。
還沒有萬能鑰匙能破解WIFI,流量只有可憐的50M,我還傻乎乎的不知道微信為何物,我沒舍得用流量,只通過短信簡短的祝福。
畢業后,除了畢業典禮時眼角的濕潤,早把有關老師的記憶拋諸腦后。
以后,每一個教師節,每年9.10那一天,雖然有了太多種選擇祝福的方式,我卻再也沒有了“編輯-選擇-發送”的過程。
看到新聞報道、郵箱推送、朋友圈已為人師的朋友的感慨,才曉得這一天的節日身份,可也不過是鼠標點擊的匆匆瀏覽和手指一滑的盲目點贊。
老師本是伴隨著我們成長的關鍵人物之一。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我記得上學時沒少拿這個作為比喻的范例,包括老師本人自己。
蠟燭燃燒,暗淡了自己,照亮的多半是學生的成長。
不得不說,時間推移,不再上學,已經忘了學生的身份,對于9.10的數字也就不那么敏感了,我甚至不記得我的大部分的小學和初中老師,甚至連高中和大學老師好多都回憶不起來了。
2
可以回憶起來的,也是一些刻骨記憶,他的刻骨程度被我整理如下:
小學時候在村子里上小學,那會兒都很淘氣,記得手上和屁股上沒少挨打,那會兒老師很暴力,很怕老師,男女老師都怕。唯一學習的記憶是在黑板上面用超大號算盤模擬算法,我笨的嚇人,是被呵斥的反面教材。
初中去縣城了,可仍然沒有逃脫被打屁股的命運。初一時候的數學老師,我因為沒完成作業被狠狠的教訓了一頓,導致后來上他老人家的課都怕怕的。
后來就認真檢視自己,以此為戒,除了初三包庇宿舍的哥們去網吧沒積極揭發外,再沒有被老師打過,那個打我的老師是我們的班主任,她后來還暗暗鼓勵我一定能考上縣城的重點高中,可惜事與愿違,我讓包括我自己之內的所有人都失望了。
高中學習被提上了絕對日程,但是依然可以碰到麻辣教師,比如我們的政治和歷史老師,他們布置的學習任務如果沒完成,就特別危險,如果需要配音,我能想到周星馳在《功夫》中的一句對白:沙包大的拳頭見過沒有。
我沒記錯的話,他們真的超級愛用拳頭捶人,不是小拳拳捶胸口的淺嘗輒止,而是撕心裂肺的疼痛難忍。
但不能否認,這兩位大佬真的很認真負責,我過后采訪了很多過去一起被捶的兄弟們,他們都揚言被捶是應該的,誰讓自己不爭氣呢?
我打算把大學列入,但是我只有道聽途說的一些事例,也基本上都是反過來的,多數是某某高校輔導員被莫名奇妙襲擊,捕獲學生被勸退開除種種。
我所在的學校沒發生過這種無法無天的行為,也許會有,我也不想去挖掘,畢竟悖逆的有點過分。
3
老師,舊說師父,也解釋為一日為師,終身為父。
自古只有說老子打兒子的,哪有兒子起義的。
而我自己回憶的挨打的經歷,基本上很多人都經歷過,可是這些都是老師的督促教學的小小手段而已,多以恫嚇為目的。
當然,用父輩的解釋也可以說是不打你就不會長記性。
這些大概是從私塾演變而來的吧,我爺爺念過私塾,我曾經在他老人家用心寫毛筆字的時候問到過,他說那個時候要背誦《三字經》《增廣賢文》之類的,背誦不出來的,老先生就會拿戒尺要你好看。
后來,我看了好多相關的影視劇,更加深了我爺爺的說法,我也就理解了被板子打,被拳頭捶胸口的求學經歷。
這些記憶吧,可能需要隨時翻閱一下,要不太容易忘了自己曾家還是一個學生的身份,也容易忘了自己曾經的耿耿于懷早已經釋懷。
誰還不是曾經一邊碎碎念自己老師的種種不好,可又不允許自己的老師被別人惡意抹殺,直到最后畢業的時候心里堵得難受,喉頭發緊,干澀的眼睛會濕潤,終于打算不氣老師,要好好學習,天天向上了,卻發現再也回不去了。
大學畢業時,導員哭成了淚人,總說自己做的不好,還可以更好的照顧大家,大家都紅了眼眶,連平日里最愛氣他的彪形大漢都偷偷抹眼淚,最后教室里面全是嗚嗚的哭聲。
那會兒暗暗說自己一定不能忘了老師,要懂得感恩,可惜,畢業即離別,各奔東西后很快就被更多的事情和情感牽絆,連最基本的節日問候通通都省略掉了。
4
又到一年9.10,自己東拼西湊說了一堆,沒什么重點,只是想說明,這么多年了,有些曾經教過自己的老師都像自己的父母一樣老去了,他們也許再也舉不動板子打學生的屁股了,黑板上的鉛筆字不帶老花鏡可能都看不太清晰了。
希望他們身體好,一切都好。
曾經不善言辭,現在也是,只愿把埋在最心底里的祝福全部散盡。
曾經的學生身份不會忘,銘記,感恩,祝愿所有老師們節日快樂。
余不一一。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