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已經是第三天看劉同的書了,短短幾天看到了100多頁,有一種逼自己的感覺,但其中還是這本書的故事和給予我的精神力量更讓人有想讀下去的力氣吧,每天除了上課,睡覺吃飯,玩手機,刷掌盟,看直播,還有追孫儷的新劇《那年花開月正圓》以外就是特別想看這本書,想追隨劉同的成長步伐,看看他是怎么一步步成長為頗有成就的光線副總裁的。我承認我是出于對劉同的好奇去買這本書的,不過時過境遷,現在可能原因稍微有一點改變。
書中有很多他小時候的事情,有和自己高中老師的,有和比自己小兩歲的近親結婚的堂叔,還有“亦敵亦友”的小曦哥,仔細想想還有豆芽,以及恰同學少年里的繼承,這些人有的告訴他怎么面對世界;有的告訴他不要瞧不起賣豆芽的,再渺小的人物也能有一番成就只要他愿意;有的告訴他世界奇妙,當時你所崇拜的人很有可能成為日后一輩子的朋友,當你努力去成長的時候;有的告訴他不是所有人都是為了自己,就算智力不高的堂叔心中也能裝下整個世界,傾其所有去關心別人;有的告訴他只有當知道自己該做什么而且主動伸手去抓住最后一根稻草的時候人生才可能會出現轉機,還告訴他成績并不能完全決定一個人的優劣,只有不斷鍛煉自己的學習能力同時付出努力才能得到成長。
書讀到三分之一的位置,比之前更加渴望閱讀更多他的故事,好像是一種生活樂趣,更像是一把精神火炬,在每天漫無目的的生活中給了我一點星火,點亮了前行路上暫時的黑暗,讓我知道該怎么努力,該怎么改變自己,真希望自己能夠把他的這些故事們深深烙在我的腦子里,彷徨時,無助時,隨便想起來一個都能令我充滿力量地走下去,而不是像以前乃至現在一蹶不振和止步不前下去,有的時候一個人,一本書的力量可能大到你無法想象,我正在聆聽一個循循善誘的在我看來偉大的“靈魂導師”的講述,這種無聲的教導更容易被接受和被記起,希望自己做一個踏實,肯干,不懶惰的,永遠精力充沛的人。
下午的馬原課,和想象中一樣有趣又和想象中一樣無聊,有趣是因為老師講的通俗易懂,結合自己和家人的事跡能夠把一種原理以一種更直觀的說法表現出來,這讓人真的很興奮,今天聽到張蕊老師說自己是2013年招聘進來的,想一想不過4年的時間就可以如此自成體系、有自己獨特吸引力、講的知識不是很乏味,大多數學生尊敬的年輕好老師也是一種個人能力吧。
課上,當老師問到“為什么我們要學馬克思主義”時,坐在我旁邊的朝楨主動示意老師要求發言,起身后,很清楚,很有條理,很深刻的表達了自己對于這個問題的看法,從過去,現在到未來,三個時間段分別思路清晰地闡述了為什么我們要學習馬克思主義,當他坐下的那一刻,我甚至覺得一股風向我吹來,是那種牛逼的風,在我看來他簡直太厲害了,老師也贊不絕口,其他同學也肅然起敬,一改開講時的哄笑轉而為一陣雷鳴般的掌聲。甚至覺得只有達到朝楨這種境界才算是真正上了馬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