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我帶兒子去參加婚禮。車行半路,他突然覺得那個婚禮不好玩,想回家跟小伙伴玩。
可是婚禮快要開始了,送他回去的話,時間上有點緊張。于是,我就勸他不要回家。可是,他的牛脾氣上來,一下子很難冷靜下來,依舊在那哭著鬧著要回去。
一開始我還能冷靜對待,強調時間很緊張,沒時間送他回去,跟他說婚禮上有一些小朋友的節目很好玩。
他依然不聽,管自己哭著。哭得我心煩意亂。
當時,我特別急,要是硬把他帶去參加,他這么哭哭啼啼的,有失面子。要是送他回去,又怕趕不上婚禮。急得我火冒三丈,真想打他一頓。
于是,提高音量說:“你這么不懂事,以后不會帶你到任何地方去。”說了好多話,任我威脅利誘,他還是一根筋的要回去。
沒辦法,他這個樣子是不能帶去了,就讓司機掉頭準備送他回去。
司機大概也看不下去了,只聽他不緊不慢地,笑著說了一句,“小朋友,人家的婚禮,你不去參加,那你以后結婚了,別人也不會來參加,你說好不好?!”
聽了這話,他停止了哭鬧。我一看這樣引導有效果,馬上順著司機的話接過去說:“我們去參加婚禮,是要給新人送去祝福的,不管好不好玩,都要去。”
他聽了我們的話,徹底安靜下來。一場風波平息了。車子掉頭前往婚禮現場。
兒子也開心地投入到喜慶的婚禮中,直到結束才離開。
沒有不聽話的孩子,只有不知道怎么應對的大人。
育兒過程中,不要被孩子的壞情緒感染。
當他發脾氣時。你要不斷告訴自己冷靜,千萬不要認為,這是針對你發的。
這時的你,要分析原因,然后再往正確的方向引導他們。
2
做到冷靜非常重要,冷靜,可以把控場面,不會激化、惡化事態發展。
不僅自己要冷靜,而且還要告訴孩子,遇事不慌亂,要沉著冷靜。
有時看到孩子很簡單的一件事情,不知道怎么處理,難免會有怨言、責備之類的話。可這往往會激起孩子的反抗情緒,于事無補。
最好的辦法是,指出他們的錯誤,再告訴他們正確的處理方法。
a.溫和的語氣,堅定的立場
有時看到孩子回家來,沒有立即換鞋。你要是以責備的口吻說他們,可能就會引起戰爭。但你要是語氣溫和地提醒他們換鞋,效果就不一樣了。他們會容易接受你的意見。
有次,我兒子鬧著說,晚上的補習班不去上。
我聽了立馬頭皮發麻,這孩子就不能給我省點心嗎?
要讓你省心,那就不是孩子了。我告訴自己不要發脾氣,用正常的語氣和音量對他說,“不允許,時間到了就過去。”
他看我態度堅決,沒有任何商量的可能,也就不鬧了。
b.給孩子話語權。鼓勵他們說出想法。這才是有效溝通的基礎。
不管孩子多小,他們都有自己的想法。然后會向你提出。雖然他們的想法,在你看來是多么的幼稚,有時又會覺得煩人。
但是無論如何,你也要表現出耐心傾聽的樣子,引導他們說出心中所想,理解孩子的動機。
有了充分的溝通之后,你才能找出應對的辦法。幫他們分析什么是對的,允許做的。哪些是錯的,為什么不被允許。
3
你只要在點點滴滴的生活中,學會正確的方法。就會發現,孩子也不是那么的無理取鬧,難以管教。
有時改變一下溝通方式,一場沖突就避免了。注意一下方法,不愉快的事也許就會少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