粗糲中的禪,恰似一場少年派的奇幻漂流

文/寶木笑

2012年,一個少年和老虎的故事紅遍了全世界,李安導演憑借《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于次年再次捧得奧斯卡最佳導演獎。這部改編自揚?馬特爾同名小說的電影,之所以一直讓人們念念不忘,除了李安導演一如既往的高水準和影片中天馬行空的奇幻世界之外,派講述的兩個版本的故事所造成的巨大心理落差,讓無數人如聞驚雷,震撼異常。印度少年派家里經營著一個動物園,因為生意變故,父親決定用船把動物運到加拿大變賣并舉家隨船移民。很不幸的是,他們在海上遭遇大風暴,風暴中派爬上了救生艇,同時上船的還有鬣狗、猩猩、斑馬和一頭叫理查德?帕克的成年孟加拉虎。于是,少年派進行了227天的海上漂流,在最初的3天里,他目睹了鬣狗咬死了猩猩,活吃了斑馬,老虎又殺死了鬣狗的殘忍一幕。隨后的日子,一人一虎在茫茫大海上為了活下去而苦苦掙扎,派要收集淡水和捕魚捉蝦,用盡自己所有的海上求生技能來喂飽理查德?帕克,確保自己的平安。最終派漂流到墨西哥海灘,朝夕相伴的老虎理查德?帕克頭也不回地離開派進入了叢林。

讓我們至今無法釋懷的是故事的另一個版本。中年派在最后又講述了另一個關于廚子、水手、母親和派之間的故事版本:那些動物其實都是隱喻,斑馬對應的是一名僧人,鬣狗對應的是游輪上的廚子,猩猩對應的是派的母親,而那頭叫做理查德?帕克的孟加拉虎則是派自己……讓雞湯教歡呼的充滿陽光的海上歷險故事,瞬間變為地獄般恐怖的人吃人、人殺人的兇殘噩夢。如果從這個角度看,吳有音的《沙海無門》更像是直接將《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第二個故事版本血淋淋地呈現給讀者。庫木塔格沙漠以東,敦煌以西的大片戈壁沙漠地帶,此地自唐時起,人稱大患鬼魅磧,就仿佛少年派漂流的無垠大洋。張三和李四兩條漢子在天意捉弄下被捆綁到了一起:張三有捉襟見肘的水糧,李四能辨別方向,兩個人從始至終都想殺死對方,卻又被對方屢屢識破,兩人一馬在瀚海中踉踉蹌蹌前行,誰都不知能否活著走出這場“奇幻漂流”……

不管是《少年派的奇幻漂流》還是《沙海無門》,但凡是牽扯到“生存”這個核心主題的故事,粗糲都是其最突出的表象,一切傷春悲秋,一切兒女情長,在茫茫大洋或是瀚海闌干面前都毫無意義?!渡澈o門》的故事線與其說是構筑在縝密設計上,倒不如說是吳有音對極端環境的用心打造,直接推著兩個主人公在不由自主地向前走。這位為了《南極之戀》數次赴南極的導演、編劇和作家,在那些切身的經歷中,終于漸漸領悟到極端環境對人性的擠壓。所以,《沙海無門》的大漠和生存既寫意更寫實,整個故事的環境鏈顯得張力十足,那里既有大漠中出現的海市蜃樓、黨項鐵鷂子騎兵鬼魂列隊出沒這種奇幻感十足的場景,更有赤裸裸的荒蕪和殘酷的高溫缺水等生存考驗。

人性在這種殘苛的環境中被極度擠壓,仿佛在等待著一場透徹的頓悟,亦或徹底的異化。吳有音在《沙海無門》中顯然選擇了最有力的那一條路,那是最貼近實際的故事,因為沒有人會在這種擠壓中首先選擇前者,在那種環境中,本能才是支配人行動的神,而不是頭腦,更不是心。張三和李四在這場全程緊繃的“奇幻漂流”中的表現是可圈可點的,小說沒有任何的拔高,一切完全按照求生的本能來。張三和李四給予對方最大的猜忌和提防,李四會使用畫沙辯日的方法找方向,但每次一定要張三離得遠遠的,而張三把自己那不多的水糧也看護得死死的……因為,他們知道只要對方掌握了自己手中的東西,就會毫不猶豫撇下自己獨自求生,因為那樣活下去的幾率才會更大些。甚至在張三陷入流沙生死一線的時刻,兩個人并不像是救人者和被救者,更像是兩個精明的市井潑皮在討價還價,直到沙子都塞到張三嘴里的時候才最終談妥。

之所以會產生這樣極致的故事情節,除了極端的環境設置,小說人物自身的設定更是起著決定作用,兩個小鮮肉是無法演繹一出“沙海無門”的。張三不是善男信女,他是個兵油子,先是廂軍進義副尉,后又當了敦煌歸義軍的逃兵,后來在千人尸坑里又換上黨項軍的服裝,為了活下去,他什么都可以去做。李四與善男信女的距離更遙遠,他就是弒母殺妻、縱橫西疆的西夏國開創者李元昊,為了自己心中的宏圖大業,他更是可以做任何事。所以,《沙海無門》雙主人公的人物設定不是《搏擊俱樂部》式的正反映射,而是《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式的鏡中他我。故而,張三和李四在茫茫沙海中的一路荊棘,除了極端環境的逼迫,更是兩個極端現實的人一起催化出的人性原貌。張三和李四有一個相互爭奪水囊的橋段,兩個人相持不下,彼此對峙,都在嘴里叫嚷著你先松開,別讓水灑了。但兩人又都怕自己一松手,對方就馬上一口喝掉那點兒可憐的救命水,最終兩人同時眼睜睜看著水一點點從水囊中流光,這種穿越時光的“囚徒困境”讓人看后不由一聲嘆息。

是的,《沙海無門》并不是一部歌頌圣母心的大漠之歌,數次在南極感受人在蒼茫惡劣自然中的渺小的吳有音,他在文字上有著更大的野心。張三和李四甚至比少年派和那孟加拉虎之間的關系更加決絕,猛虎象征著人的獸性,張三和李四本身就是獸性的設定,小說要用最粗糲的筆觸刻出別樣的芳華。這種粗糲往往帶給讀者極具沖擊力的閱讀體驗,讓讀者在震撼之余感受到張三李四身上的那種獸性,正在折射出一種人類強大求生本能的光華。李四肋骨一直斷著,張三沒什么武藝,湊活著會用弩,這樣的他們遇到12只沙漠的野狼,人狼一戰蕩氣回腸,內里卻是打碎圣母心,謳歌為了生存而迸發出的強大生命力:“李四跨過拒馬,手起劍落,將狼剖腹,生生扯出一顆還在跳的狼心。冷月光下,風中散發的李四目光如炬,白袍染血。他盯著老狼,削下一片狼心肉,放入口中嘎吱嘎吱嚼著。狼群噤聲而望,方圓靜不可耐。”

這種強大的求生欲和沖天殺氣,加上兩人近乎強橫的求生技能和忍受力,讓整部小說充滿著《荒野獵人》般的陽剛之美,對當下的我們來說,也許這才是男人應該多看看的文字。吳有音和許多極有想法的作者一樣,絕不會扁平化地詮釋這種陽剛,甚至不會輕易判斷善惡,他們只是告訴你,在這個世界上,不是只有讓女生都嫉妒的皮膚,還存在著張三和李四這樣粗糲的男人。他們用撿來的頭蓋骨當碗,每次飲水都要將骷髏碗底骨縫處的濕氣都用舌頭用力舔干凈。他們懂得如何最有效地保存自己的體力,懂得活著并不是一件天經地義的事情。當他們連自己的尿都喝不上的時候,他們發現了死去多時的野駱駝,尸體鼓漲,肉已腐爛。他們破開駱駝鼓起的肚子,忍著噴射而出的尸臭,翻出了駱駝的瘤胃,因為那里可能有駱駝貯存的水。他們用骷髏碗接了那里的水,“李四喝下一大半,忍不住嘔吐,卻死死捂住嘴咽了回去,張三接過碗,憋住氣一口喝干”。

值得注意的是,在完成張三和李四的人物關系映射后,《沙海無門》并未停步于這種圍繞求生的敘事,雖然這本身確實很燃很好看。好的文字作者不僅需要張揚自己的野心,更需要克制暢快的沖動,因為在他們面前若隱若現著某種可能——讓小說源于敘事而高于敘事的可能?!渡澈o門》其實更像是一次“眼前的茍且”與“詩和遠方”的對撞。張三最高的理想就是帶著這幾年攢下的銀票回老家,置下5畝田,和“水桶西施”一起帶著女兒過小日子。李四自然是胸懷天下,他要帶領黨項族做那西域的王,要千秋萬代都記得他的名。所以,在李四看來,“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張三這樣的“芻狗”竟然會成為自己活下去的競爭對手,后來竟然漸漸成為活下去的搭檔,最后荒誕地成為唯一可以與之說說心里話的人,這本身就讓李四內心極為不適甚至震撼。而張三在小民狠辣油滑的底色上,反而帶著一絲人心不泯的“不忍”,比如他不忍心殺死救過自己三次命的那匹馬,被李四一再恨恨地戳脊梁骨——“婦人之仁”。

這種對照其實頗有些顛覆的味道,“眼前的茍且”不見得一無是處,“詩和遠方”也不一定就是云霽風清。也許“眼前的茍且”讓李四覺得張三是個“不義小人”,但用張三的話反擊就是:“大人們都覺得自己就是天地,可以撮鳥不仁……可小人們都得留著命養家,義這個玩意兒常要用命去換,換不起,就只好小人不義”。其實,《沙海無門》中的張三和李四除了故事本身所賦予的人物屬性之外,無時無刻不在滲透著一種更深的哲思。李四一直認為自己的“天下之夢”是這個世界至高無上的理想,他將建立西夏人自己的國家,創建自己的文字,開拓自己的文明,這是完完全全近乎神圣的信仰。在李四看來,為了信仰,當然需要超越平庸,當然需要“成大事者不拘小節”,一切妨礙這個“天下大事”的都是“小節”,都可以被犧牲,不需要任何的猶豫和良心譴責,況且大道無情,原本就是“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

這是一個多么完美的邏輯閉環,甚至讓人感覺到一種宗教般的神圣。今天的我們對李四的這種邏輯并不陌生,北大中文系錢理群教授不就曾一針見血地說過么:“我們的一些大學,包括北京大學,正在培養一些‘精致的利己主義者’,他們高智商,世俗,老到,善于表演,懂得配合,更善于利用體制達到自己的目的,這種人一旦掌握權力,比一般的貪官污吏危害更大?!闭f白了,李四也許是一代梟雄,但從本質上依然是廣義的“精致的利己主義者”,為了自己,他們可以成為頂級影帝,他們可以一會兒豪情萬丈,讓無數人一邊起著雞皮疙瘩,一邊狂熱地追隨,他們也可以突然認慫了事,讓自己在最不利的情況下明哲保身。但是,在西域粗糲的大漠中,在極端惡劣的環境里,在精英們最不屑的屌絲張三面前,這個完美的邏輯閉環被徹底打碎。

文字的高明不在于煽動和抒情,而在于讓讀者認可文本主題的邏輯證明?!渡澈o門》中張三和李四在大漠中的生存苦旅,順理成章地打碎了李四那一套貌似天衣無縫的邏輯。這種打碎是完全符合邏輯的,不管你是什么出身,多么有錢,多么不可一世,現在只有你我兩個人,我們都不能輕易殺死對方,水囊中的水只夠一個人喝,即使我是一個普通老百姓家的孩子,即使我是一個你眼中的“芻狗”,是一個被你們在星巴克等“蘇格蘭調情”之地嗤之以鼻的臭屌絲、死宅男,但憑什么我就得把活下去的機會讓給你?至此,《沙海無門》終于從新歷史小說更進一步,在張三和李四粗糲甚至血腥的生存之戰中,完成了一種哲思之后的禪悟。

江味農居士在《金剛經講義》中說《金剛經》只是六字:“破相、去執、無我”。這樣看來,張三和李四的這種認知對峙,也就從“眼前的茍且”與“詩和遠方”升華到“芻狗”與“天下”之爭,最終歸于一種禪悟。既然“破相”,則不管你李四是不是李元昊,你說的“天下大業”再天花亂墜,也只是為了自己活下去而已,至于你活下去能做出多大的事業,這些和張三有關么?既然“去執”,禪宗講究去法執,整天說法最讓禪宗大師生厭,那些“精致利己主義者”整天反復炒作的貌似“高尚”的理論,其實早已落了下乘。既然“無我”,則講究的是一個無差別心,眾生平等,為何別人要讓給你自己活下去的權利?雖然張三為了活下去也琢磨著要整死李四,但整部小說堅持住了自己的底線,沒說張三這種人就是好人,同時對李四的世界觀進行了堅決地反駁,這是很難得的一種文學操守。

在某種意義上,《沙海無門》的這種禪悟確實與《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很有相通之處。派對記者說了兩個版本的故事,這實際上構成了一種對峙的隱喻,是人性的善和惡的兩個極端,揭示了“我們懷疑所有美好,卻又拒絕承認殘酷現實” 的人類困境。需要特別注意的是,“奉獻的故事”一直是李四們最擅長講的,雖然很美,卻像“精致利己主義者”最喜歡向懵懂小師妹描繪的充滿雞湯色的未來,金玉其外,禍心其中。這就像派在食人島上看到黑夜降臨,湖水開始吞噬魚類,他摘下一個仿佛蓮花似的果實,一層層剝開后發現內核竟然是人類的牙齒。在人性這場粗糲的禪悟中,我們絕不反對善的存在,卻更要警惕對惡的視而不見,我們絕不反對犧牲的存在,卻更要警惕從道德高地俯沖而至的迫害和威逼。也許,我們只有意識到這種微妙的平衡,才能在一場場沙海無門的粗糲磨煉中漸漸覺醒,找到生命在紅塵萬丈里該有的姿態,可能就是英國詩人西格里夫?薩松所說的:“In me the tiger sniffs the rose.”(心有猛虎,細嗅薔薇。)

—END—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剝皮案震驚了整個濱河市,隨后出現的幾起案子,更是在濱河造成了極大的恐慌,老刑警劉巖,帶你破解...
    沈念sama閱讀 229,460評論 6 538
  • 序言:濱河連續發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現場離奇詭異,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過查閱死者的電腦和手機,發現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閱讀 99,067評論 3 423
  • 文/潘曉璐 我一進店門,熙熙樓的掌柜王于貴愁眉苦臉地迎上來,“玉大人,你說我怎么就攤上這事。” “怎么了?”我有些...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177,467評論 0 382
  • 文/不壞的土叔 我叫張陵,是天一觀的道長。 經常有香客問我,道長,這世上最難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63,468評論 1 316
  • 正文 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辦了婚禮,結果婚禮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還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們只是感情好,可當我...
    茶點故事閱讀 72,184評論 6 410
  • 文/花漫 我一把揭開白布。 她就那樣靜靜地躺著,像睡著了一般。 火紅的嫁衣襯著肌膚如雪。 梳的紋絲不亂的頭發上,一...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55,582評論 1 325
  • 那天,我揣著相機與錄音,去河邊找鬼。 笑死,一個胖子當著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內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決...
    沈念sama閱讀 43,616評論 3 444
  • 文/蒼蘭香墨 我猛地睜開眼,長吁一口氣:“原來是場噩夢啊……” “哼!你這毒婦竟也來了?” 一聲冷哼從身側響起,我...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42,794評論 0 289
  • 序言:老撾萬榮一對情侶失蹤,失蹤者是張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劉穎,沒想到半個月后,有當地人在樹林里發現了一具尸體,經...
    沈念sama閱讀 49,343評論 1 335
  • 正文 獨居荒郊野嶺守林人離奇死亡,尸身上長有42處帶血的膿包…… 初始之章·張勛 以下內容為張勛視角 年9月15日...
    茶點故事閱讀 41,096評論 3 356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戀三年,在試婚紗的時候發現自己被綠了。 大學時的朋友給我發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飯的照片。...
    茶點故事閱讀 43,291評論 1 371
  • 序言:一個原本活蹦亂跳的男人離奇死亡,死狀恐怖,靈堂內的尸體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詐尸還是另有隱情,我是刑警寧澤,帶...
    沈念sama閱讀 38,863評論 5 362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島的核電站,受9級特大地震影響,放射性物質發生泄漏。R本人自食惡果不足惜,卻給世界環境...
    茶點故事閱讀 44,513評論 3 348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處隱蔽的房頂上張望。 院中可真熱鬧,春花似錦、人聲如沸。這莊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34,941評論 0 28
  • 文/蒼蘭香墨 我抬頭看了看天上的太陽。三九已至,卻和暖如春,著一層夾襖步出監牢的瞬間,已是汗流浹背。 一陣腳步聲響...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36,190評論 1 291
  • 我被黑心中介騙來泰國打工, 沒想到剛下飛機就差點兒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東北人。 一個月前我還...
    沈念sama閱讀 52,026評論 3 396
  • 正文 我出身青樓,卻偏偏與公主長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敵國和親。 傳聞我的和親對象是個殘疾皇子,可洞房花燭夜當晚...
    茶點故事閱讀 48,253評論 2 375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