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總以為畢業遙遙無期,轉眼就各奔東西。
那天我們拍了畢業照,好像是在參加一個熱鬧的集會,好像許多次我們參加活動一樣,似乎并沒有什么離別的氣氛。又或者我們并沒有意識到,許多人在此一聚,此后再也沒有交集,無聲的離別不需要過多的渲染。結束了學習生涯,某種程度上終于自由了,卻殊不知這才是面臨殘酷社會的開始。她們歡鬧著,雀躍著……
我記得拍畢業照的那個上午陽光熾烈地睜不開眼,由于長久的等待,開始焦躁,開始不耐煩。我記得攝影師一直反復地拍,只為了給我們一個最美好的回憶吧。拍完畢業照,大家三三兩兩地散去,我們在最經常走的林蔭小道上拍了幾張合照,陽光從樹與葉的罅隙里穿過,地面的影子斑駁。教學樓內學弟學妹仍舊在教室里上著課,下個六月下個夏天,教室里依然坐滿了人,卻不再是我們。
晚上我們去吃了燒烤,晚上K歌到12點。突然在飯桌上聊起,“假如你有100萬,你會做什么?”每個人的回答都被手機記錄了下來,是宣誓?還是玩笑?其實內心真正希的,是如果有錢了,那就不再讓父母奔波勞累,曾經以為自己向往的詩和遠方,卻從來沒有考慮過父母尚在茍且,又談何遠方。
苦點累點沒關系
只要下一代有出息
下一代的我們在嘆息
為什么會在這里,又要去哪里?
每次從圖書館回去,看著曾經熱鬧的宿舍,早已喧囂不在,終于只剩下我一個人,心里是有落寞的。強烈的反差尤其在午后的小憩中醒來感覺如此明顯。這是一個離開的年代,我們都不擅長告別。
一個人的宿舍靜悄悄,循環播放房東的貓的歌。區別于民謠歌曲里常氤氳的“悲苦惆悵”的情緒,房東的貓的歌總是洋溢著一股“青蔥歲月,清新自由”的氣息,一如她們給自己的介紹:我們是快樂的民謠小組合。她們會在歌里唱“你說,要忘卻所有不愉快的片段,把美好事物純真的走完”“ 那年你十八,正值美好年華”“你說要穿紅色的旗袍,點一盞不滅的燭光”。
有些時候,她們也會像我們一樣會在歌里表達日常的小確幸,感慨成長路上的得失但都是輕盈的,豁達的。喜歡她們,不需要理由,正如喜歡上一個人,因為那天陽光正好,他穿了件白襯衣。
零散的文字,思維有些混亂,情緒化的感慨。后會再無期,相聚終有時。望再見時,一如年少模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