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來越喜歡空的,舊的東西。風物盞盞,那空的、自在的東西最有深意,就像中國山水畫,寥寥幾筆,濃墨輕掃,智慧留白,看得透意蘊與氣象;又恰如一盞綠茶,沸水傾瀉,嫩葉翻飛,濃淡相宜,品得出火候與勁道。空的東西,不飽滿,不盈潤,有留白;空的東西,不張揚,不孤傲,有韻味。
人生素淡,當空一點,留一點素心,釃酒臨江,與山水舉杯對酌,和草木相融相歡,自是言無盡意無窮。
也曾想,生命的韻味在于體悟人生的起起伏伏,而人生的趣味在于邂逅風光的旖旎醉人。我們或因忙碌,不曾勻出時間享受樂乎山水的曼妙;我們亦或由于懶惰,不曾邁開雙腳奔赴萬水千山的約會。于是,那顆素心,老了,枯了,敗了。這一生的時光,妥協(xié)了,頹廢了,凋零了。
其實,山有真情,水有真意,以山為友,可憑欄憶,思接千載;與水相伴,可醉心神,陶冶性情。山水共處,那片刻歡喜,那片刻情深,當真讓人沉溺其中,無法自拔。
細看眼下,自己也少有時間樂乎山水。恐是自己愈想“伴得白馬嘯西風”愈少了半兩閑適,半兩自在之意,心中滋味甚是難言。又困頓于凡塵俗事,郁郁寡歡。周末好友邀我同游秦嶺,便欣然接受。一路上的舟車勞頓,風塵仆仆,讓好友越發(fā)無精打采,倒叫我神采飛揚。眼瞧著,一路的旖旎風光,自是別具情調,滿心歡喜。
車到秦嶺,剛下車,那一股子清幽的氣息便撲面而來,像久別重逢的老友,一見面就把我抱得緊緊的。不消半刻,全身都沾染上草木的清香,估摸是自由的芬芳。
許久未與山水相逢,秦嶺與我的親昵,直讓我覺得它是人間仙境,樹木郁郁蔥蔥,花草葳蕤茂盛,似精致的錦緞,一寸一寸地延展,飽滿的力度也一點一點地滲漏。與山水邂逅,此番閑情逸致,是靜水流深的緩緩,是風過竹動的颯颯,更是石上清泉的慢時光。
秦嶺樸素靜逸,愈往山中深處行走,人煙愈少,草木愈加豐茂。行至山頂,猶如仙境,云的觸手可及,風的清朗舒爽,山的重巒疊嶂,讓人心曠神怡。風乍吹,云一朵朵,竟跌落山前。半縷云煙,也漾開了詩意。那一刻,時光靜,歲月長,清冽歡喜,踏步而來,猶如興盡藕花深處,擇了蓮子般的涼初透;那一刻,風聲鶴唳的時光走了,云里霧里,我似乎看見另一個我,正裹著滿身綠意,散發(fā)著溫潤的光澤。
天色漸晚,便下山夜歸。我迷戀秦嶺的萬千風物,心中自是不舍,車子越行越遠,我更是頻頻回首,眼見秦嶺的春漸漸落于身后,突然就想起了簡嫃筆下的句子,“山中若眠,枕的是月;夜中若渴,飲得是銀瓶瀉漿”。此時,居然這么應景。我心想著,若老了,得空下來,幽居山寺。天亮了,聽鳥鳴,飲清泉,拾一抹蒼綠,躺著花香里,與山水相知相伴。日落了,便枕一片煙霞,看倦鳥歸巢,睡在風里,與天地相融相歡。
"鮮衣怒馬的生活里,追尋烈焰繁花的燦爛,豐沛拙樸的慈悲中,享受銀碗盛雪的閑情。"就讓左心房住著個少年郎,右心房呆著個老和尚。
素淡著,空閑著,有情懷,亦古樸。
云在青天水在瓶,秦嶺夜歸之際,風起了,煙散了,云落了,陪我,種一疊青綠光陰,可好?
有時候,雖茫茫人海,卻終會相逢;有些人,雖素未謀面,卻已相識久遠。文字牽線,因緣際會,我與你相遇,得之,我幸。若欣喜相逢,不妨右下角點個喜歡。愿結交為友,不妨關注一下,互相學習。在此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