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于我是三年前的事了,現在想想也是挺激動,如果沒有高考,我現在在哪里,做什么?
【高考決定不了什么】這個話題仍是見仁見智。高考從形式上來說只是個升學考試,但是她最寶貴的地方在于給予了考生一次選擇權,也許,對于很多考生來說是第一次不完全的選擇權,之所以不完全,是因為他們中絕大部分對自身的定位及方向仍是模糊的,這是無可厚非的。高考很重要,你可以通過參與高考換來一次滿意或不滿意的選擇權,決定你將到那個城市,遇到怎樣的人,有什么樣的知識和眼見。
高考決定不了什么也是有前提的,那就是不管高考成功與否,你都會一如既往不忘初心的走下去。高考成功了,你到了下一個階段放任自我,再好的學校又有什么意義了?考差了,大不了倒不了去一個所謂的非重點院校,如果你認清了自我和現實,從一開始就著手準備,那才是真的“高考決定不了什么”。
對于分數比較尷尬的考生來說,高考不是最痛苦的,最痛苦的是志愿的選擇。當分數撐不起學校,當夢想與現實交鋒,很多考生陷入了迷茫和痛苦。十年寒窗只為高考,高考完后突然發現自己曾經談的夢想談的人生只是為了語文作業。這種困境解決的唯一良方是直面問題,整合多方資源,做出最適合而不是最好或者最優的選擇。當各方沖突較大時,follow your heart,畢竟你選的大學是你要用幾年的青春去上的,后悔亦或滿意,這個后果的承擔者只有你自己。
高中和大學的最大不同在于自由支配時間和課堂學習時間比例的不同,所以,高考高分與高中學校可能有一定的相關性,而你的大學學校卻不一定為你的未來就業打保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