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扯談]在這動輒40℃+的天氣里,我們得學會生存
原創 2017-07-12 笑史人 奇淡怪淪
1
熱,熱,熱,一連多少天,大西安溫度超過40度。現在的問題,不是破不破記錄的問題,而是像奧運會上的中國舉重運動員,會不會連著破的問題。
熱,熱,熱,何止是大西安,據說整個大中華都在喊熱,據說整個北半球都在喊熱。
城市早已成了太上老君的煉丹爐,太陽神還呼呼呼地給里面添著賣不出去的無煙煤;秦嶺早變成了羅剎女的火焰山,孫猴子卻日弄來一個假的芭蕉扇;大馬路早都變成了燒烤架,滿架的各種肉都已半熟,就差穿一根鐵棍撒一把孜然。
人民群眾都說,我們十分想念后羿。
后羿說,活該!然后,繼續摟著嫦娥在廣寒宮吹著桂花蜜的涼風,唱著《月中桂》的小曲。
沒有后羿的日子,我們只好繼續熱成了狗,呼哧呼哧像狗一樣喘著氣,弄不好還有上氣沒下氣。
話說狗也夠倒霉的,天熱的時候人說熱成了狗,天冷的時候人又說凍成了狗,肚子餓了的時候還要吃熱狗,潑皮無賴的時候就會耍死狗,可見人一點也不把狗當朋友。
熱成狗還能混,就怕在這樣下去,會熱死人!
2
從熱成狗到熱死人,區別還真不像狗和人的差距那么大。官媒不是報道印度了米國了每年都要熱死不少人,最近又熱死了多少人。印度是不發達國家,人窮命短,阿三被熱死了還算地球之常情,米國可是這世界上最高大上的國家,有錢任性。山姆大叔被熱死了簡直太不可思議,難道就是因為它是萬惡的資本主義國家,上帝看它不爽?
阿三和山姆大叔的經驗教訓告訴我們,熱,是一尊誰都不尿的大神,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另外,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統計數據也告訴我們,熱,是一尊越煽惑越來勁的二貨神,在地球這幫二貨人的各種煽惑下,一年比一年發飆的猛,一年比一年喜歡秀肌肉,它一秀肌肉,地球就發燒!而且越燒越厲害,越燒越無藥可治。
今年燒不死你,明年也要燒死你!
當所有人都深陷水深火熱的時候,指望別人來解救,還是省省吧。不想被燒死,現在看來只有自己救自己。
怎么救,兩個字——
看誰更耐熱!
3
耐熱不是拿嘴說出來的,而是拿身體練出來的。
怎么練?
笑史人以自己的親身經歷,告訴大家兩個提高耐熱指數的絕招。提前聲明,這兩大絕招,純屬嚴肅,決不扯淡。
第一招,就現在這天氣,每天下午兩點到三點,在大太陽底下站軍姿,保持標準姿勢不許動,汗流浹背甭喝水。這樣如果能堅持一個禮拜,恭喜你,耐熱指數達到及格標準,這個夏天不用擔心會中暑。之后,如果再能堅持一個禮拜,并把每天的時間增加一小時,恭喜你,耐熱指數達到良好標準,我敢保證,今后,和熱有關的一切彎彎道道,見你都會繞著走。
想當年,我十八歲,練的就是這一招。
可能有人會問,都這么練了,耐熱指數還達不到優秀的標準嗎?
當然達不到。
想要達到優秀的標準,還得練第二招——
就現在這天氣,在沒有任何遮擋的河壩灘,連續挖上一個月的沙子。最好還能光著膀子,使用大號鐵鍬;最好還能給自己定一個小目標,每天挖出的沙子,不少于兩立方。
我敢保證,一個月下來,管他氣溫是四十加幾度,你一定會吃飯睡覺都嘛香。
想當年,我十六歲,就練了這一招。
當然,以上招數,能不能練,因人而異,練的過程,量力而行,扛不住,別硬扛。
你就是一個夏天都躲在空調房里,也算是修煉耐熱指數第三招——挨不過,咱就躲。
怕的就是,躲得了初一,躲不了十五。躲過了今年,躲不過明年。
4
讓我們更加嚴肅些。
就說說熱這個極端天氣。
去年,也就是2016年,熱氣騰騰火冒三丈地奪走了“史上最熱年份”的頭銜。熱勁一過,便有專家預測,2017年會稍微冷一些。
專家都這么預測了,2017怎么好意思不給專家面子?這不,正啪啪啪地打臉呢!而且這打臉,來得比以往更早一些。
現在,專家又開始預測了,2018年肯定不會這么熱了。
尼瑪,這些挨磚頭的貨,臉皮厚也就罷了,就不能閉上貝利的烏鴉嘴啊!
其實,這些專家鬼們閉不閉嘴,已經不能阻擋地球年年發燒的節奏。專家阻擋不了,拿磚頭在喜馬拉雅山壘一個長城也阻擋不了。
地球為什么發燒,我不懂,科學家們懂,什么溫室效應了什么厄爾尼諾了。我只知道,人的體內如果出了什么問題,就會外在表現為發燒。地球估計也是這個理。
直到我看到官媒新華社的報道。報道說,發表在英國《自然》雜志上的一項最新研究顯示,目前全世界每3個人中就有一個人暴露在可能會導致死亡的熱浪環境中,各國政府如不采取措施減少溫室氣體排放,這個數字到本世紀末還會上升。
原來,地球就是這樣病的啊!
原來,越是發燒嚴重的地方,病情越重。
不過,我好像沒太看到有治病救球的希望。大家伙一邊喊著熱熱熱,一邊使勁排排排,你排我排大家排,誰排誰知道,誰不排誰吃虧,誰不排誰傻逼。
2012,拍成了電影;2112呢?鬼知道。
反正總有個XX12會來的,最扯也扯不過三四一十二。
反正以后動輒40℃+的天氣,將成為地球發燒新常態。
我還是趕緊修煉耐熱指數是正經。有了優秀的耐熱指數,等非洲人統治地球的時候,還能給他們打打工混口飯。
更多精彩內容請搜索添加微信公眾號“奇淡怪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