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人生最美的相遇

意大利第一站—羅馬。羅馬可以被貼上很多標簽:世界遺產的代名詞、教堂的代名詞、古老的代名詞、文明的代名詞…羅馬將這些標簽全部集結在了一起,這是世界古都或多或少都有的特性。羅馬,有無數的歷史遺跡可以去緬懷,有無數虔誠的信徒來膜拜。

每個人的心中都有一段《羅馬假日》的情景,于我而言最難忘的是影片即將結束時---“公主殿下,在這次歐洲之行中,哪個城市給你留下的印象最美好?”“羅馬,當然是羅馬”。

追隨赫本的腳步,也在許愿池旁吃一只冰淇淋

許愿池,是羅馬市內最大的也是知名度最高的噴泉。噴泉位在三條街的交叉口,Trevi即有“三岔口”之意。許愿池同時還是全球最大的巴洛克式噴泉,在電影《羅馬假日》風靡全球后聞名于全世界。早在公元前19年,這座噴泉就是古羅馬人將貞女泉引進羅馬城水道的終點。噴泉主體部位的大理石海神雕像栩栩如生,細微處如海馬們拉著的碩大的貝殼也處理得相當精美。關于許愿池還有個傳說——只要背對許愿池,右手拿硬幣越過左肩拋入池中,便有機會再次來到羅馬,而當情侶一起向池中投入硬幣,愛情就會永恒。

許愿池
納沃納廣場

萬神殿·方尖碑

意大利第二站—水城威尼斯。威尼斯是意大利重要的商業貿易中心,是坐落在水上的城市,水道是這個城市的馬路,市內沒有汽車和自行車,船是市內唯一的交通工具。

嘆息橋,建于1603年,因死囚的嘆息聲而得名。嘆息橋是連結著總督府和威尼斯監獄的一座巴洛克式風格的石橋,是古代由法院向監獄押送死囚的必經之路。相傳當犯人在總督府接受審判之后,重罪犯會被帶到地牢中,在經過這座密不透氣的橋時,通過小窗,看僑外的自由世界,不自主地就會發出嘆息之聲。

嘆息橋

圣馬可廣場,一直是威尼斯的政治、宗教和傳統節日的公共活動中心。廣場為紀念耶酥十二圣徒和收藏戰利品而建,四周圍繞的都是文藝復興時期的精美建筑, 包括公爵府、圣馬可大教堂、圣馬可鐘樓、新舊行政官邸大樓和連接兩大樓的拿破侖翼大樓。

圣馬可廣場

圣馬可廣場上的一家冰淇淋店
最愛意大利冰淇淋

圣馬可大教堂,是威尼斯守護神圣馬可的安息之處。它曾是中世紀歐洲最大的教堂,威尼斯建筑藝術的經典之作,同時也是一座收藏豐富藝術品的寶庫。

圣馬可大教堂

貢多拉游船,是威尼斯特有的交通工具,也是一種古老的游覽船,它是威尼斯特有的“TAXI”。“貢多拉”船身狹長,首尾翹起,最適宜在狹窄的水巷中行駛。乘著“貢多拉”,在古老的手風琴和其他樂器的悠揚音樂聲中穿行于古色古香的古老的水城中,欣賞“街道”兩旁古老的建筑,實在是一種不可多得的享受。

貢多拉游船

貢多拉游船

威尼斯大運河是威尼斯主要水道,沿天然水道自圣馬可教堂至圣基亞拉教堂呈反S型,把該市分為兩部分。大運河呈倒S型,沿岸兩旁100多座古老建筑都是12到18世紀威尼斯貴族和富商的府邸,乘坐游船活著水上巴士可以游覽大運河以及兩岸的建筑。

威尼斯大運河


威尼斯大運河
威尼斯大運河
第三站—佛羅倫薩,佛羅倫薩是意大利文藝復興的搖籃,是歐洲文藝復興的發源地。漫步佛羅倫薩,處處是招搖在廣場上的藝術品,這里好像一座碩大的露天博物館讓人難以置信,除了隨處可見的美好,這座城本身就是藝術品,低語著往日的昌盛和繁榮。

領主廣場,因為周圍的精美建筑而被認為是意大利最美的廣場之一。廣場始建于十三十四世紀,最初是在被拆除的烏貝蒂、佛拉伯斯基及其他皇帝派家族的房地基上建起來的,后來經過擴建才形成了今天的規模。

米開朗基羅大衛(復制品)


科西莫一世騎馬雕像

在廣場上看見一位可愛的小寶寶


廣場一角

圣母百花大教堂,是佛羅倫薩的主座教堂,也是世界第四大教堂,曾被評為“世界最美教堂”。這座教堂還是意大利文藝復興時期建筑的瑰寶,大教堂是哥特式建筑,其外部以綠、白、紅三色大理石裝飾,與周邊的喬托鐘樓和八角形的圣喬瓦尼洗禮堂同在一個大廣場上,三座大的建筑構成一體,顯得格外雄偉壯觀。在整個建筑群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中央穹頂,是世界上最大的穹頂之一,其正中央的希臘式圓柱的尖頂塔亭,總計高達107米,使教堂在佛羅倫薩全體建筑中更為醒目。

圣母百花大教堂


圣母百花大教堂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