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分鐘讀完《鈍感力》

渡邊淳一


作者簡介


渡邊淳一(Junichi Watanabe)

醫生,日本小說家,被譽為日本情愛大師。出生于日本北海道,畢業于札幌醫科大學,隨后任母校骨科講師。當了10年的骨科醫生后,他轉而從事專業文學創作,著有50余部長篇小說及多部散文、隨筆集,目前已出版了130多部作品。

2003年渡邊淳一的小說《失樂園》榮獲日本出版大獎菊池寬獎,深受中國讀者的喜愛。

《鈍感力》這本書是作者生活態度的詳細闡述,相信會讓更多的人適應現在繁雜快速的生活。


推薦語

本書從能力、健康、戀愛和婚姻、生存與適應等多個方面,闡述了鈍感力的巨大魅力,作者利用一些身邊人發生的故事,深刻挖掘鈍感力的內涵,讓我們人人都能夠反思,進而具備這一重要能力。

鈍感力在作者看來是可以習得的,它的能力甚至影響到生活的各個方面,當我們讀完這本書,希望鈍感力能給到大家幫助。


第一部分:鈍感力是一種才能

敏感的O先生


故事是這樣的:

四十年前,作者還是一個初出茅廬的新作家,參加了名為“石之會”的文藝沙龍,這個沙龍后來產生了五六位獲獎的作家,其中作者認為最有才華的O先生不但沒有獲獎,最終落得個退出文壇的結果。作者分析原因,正是因為O先生太過于敏感。

作為剛入行的作家都有被編輯拒搞的經歷,鈍感力強的人往往喝喝酒,郁悶過去之后重整旗鼓。敏感的O先生因為有不錯的天賦,極強的自尊心,在遭受編輯退稿的挫折后不容易從失敗中走出來,不停地撓頭嘆氣,再也沒有創作的熱情,時間長了,主流文壇再難見到O先生。

O先生的例子告訴我們,成功不完全取決于才能,如果非要舉出成功的必要條件的話,那就是鈍感力。

鈍感的S醫生


作者在札幌大學附屬醫院作醫生時的故事。

作者當時的教授是醫院的后起之秀,醫術高超且嚴厲愛訓人。S醫生作為教授的第一助手,常常被教授大聲斥責,S醫生每次的回答必定是“是,是”,輕輕重復兩次。無論教授如何呵斥,S醫生一律用“是,是”作答。

正是S醫生這種忠厚的回答,使得教授的嘟嘟囔囔變得十分坦然,在S醫生的唯唯諾諾和教授的嘟嘟囔囔之間有了默契。S醫生每次都不會往心里去,而且都馬上拋到腦后,更難能可貴的事,S醫生每一次“是,是”的回答,都在不斷掌握教授手中的要點,后來他成為了醫療部最出色的外科醫生。

上面的事例告訴我們,男人都要成為像S醫生一樣鈍感、經得住打擊的人。

第二部分:鈍感力讓人健康


1、血流暢通。血管是由自律神經來控制的,擁有有益鈍感力的人,其自律神經不易陷入異常的刺激中,能夠使血管保持舒張狀態,血液得以暢流全身。

2、遠離胃潰瘍。精神上的持久壓力和慢性疲勞是胃潰瘍的重要成因。精神壓力有利有弊,由于工作等持續的壓力會給人的身體帶來負面影響,最終積勞成疾。鈍感力通過自律神經能夠保持身體平衡,有益的鈍感力避免給自律神經增加不必要的負擔。

3、遲鈍的五官。a、視力超常的人往往因為看的過于真切而產生疲勞,視力鈍感的人可以通過眼鏡進行校正。b、聽力敏感的人聽到的聲音繁雜,易被擾亂,進而出現心情煩躁甚至幻聽,而聽力鈍感的人則沒有這些煩惱。c、嗅覺敏感的人,往往能夠嗅出飯菜中有異味而無法下咽,進而產生挑食的行為,影響身體健康,鈍感的人則不會。d、味覺敏感的人,往往對刺激性的食物如咸或辣感到不適,異常敏感的會味覺異常,味覺鈍感的人則能享受到更多美味。e、觸覺敏感的人則更為麻煩,輕輕觸碰可能疼痛難忍,蚊蟲叮咬可能引起瘙癢紅腫潰爛等,鈍感十足的人可能蚊蟲叮咬都感覺不到。

4、良好的睡眠。a、按照每天7個小時的睡眠計算,倒頭就睡的人和上床掙扎兩小時仍不能入睡,起床發兩小時呆的人相比,一天就有四個小時,四十年的工作時間就會有6萬小時的差距。假設兩人能力相當,睡眠差的人落后了6萬個小時,贏得希望渺茫。鈍感十足的人更容易入睡,更容易成功。b、嘗試做隨時起床訓練,作者通過多喝水用尿意鍛煉起床。c、失眠的人,屬于凡事想不開的一類人。作者建議耗盡體能、不想無聊和無結果的事、擺脫“我睡不著,所以我得早睡”的心理暗示和橫下心來閉眼休息。

5、腸胃鈍感。吃了不干凈的食物,只有一個人沒有拉肚子,這個男人得益于腸胃的鈍感,而腸胃鈍感的習得恰恰是以前生活在雜菌多的地方,身體受到了鍛煉。

6、為了戰勝癌癥。從癌癥的預防到治療,以及治愈后的回歸社會,最重要的就是保持良好的心態,即鈍感力。鈍感力出色的人,患癌的幾率會非常低,即使得了癌,也將無所畏懼。

鈍感力讓人的從內到外不再敏感,血管暢通,保證健康的身體和心態。

第三部分:鈍感力是戀愛和婚姻的保護神


戀愛不是一種有規律的學說,而是一種心靈的碰撞。戀愛之所以無理可循,根本原因在于男女本就是不同生物,而鈍感力則是追求女性的利器。

耐性。在戀愛面前,男人屬于徹頭徹尾的急性子,男女雙方喝過幾次茶,便恨不得馬上擁有對方的身體。男性最缺乏耐性,而女性最忌諱焦躁。女人是善于逃跑的生物,她們的拒絕只是考驗你的借口,而如何經受住這些漫長的考驗,這就是耐力,耐力的動力之源就是鈍感力。

鈍感的腸胃。作者指出鈍感的腸胃能夠適應更多的食物,而大快朵頤的時候,更容易讓女性放松,在輕松的氛圍里增進彼此感情。

雜亂的房間。女性進入男性的房間,如果看到一塵不染往往會感到緊張,鈍感力強的人往往能夠忍受自己的房間有一些雜亂,并且不懼于展現出來,進一步發展,女性照顧人的天賦就會讓她感覺能為你做些什么。

婚姻幸福,恰恰來自于雙方漫長的忍耐磨合,而相互容忍的背后是出色的鈍感力支持和守護著他們。

牙膏管的故事


戀愛看到的都是彼此的好,結婚之后彼此的缺點就印入眼簾。

作者的同事有一天悶悶不樂,原因是因為和妻子因為牙膏管吵了架。他們家的牙膏管又白又長,每次擠牙膏會容易留下指痕,丈夫是個一絲不茍的男人,每次用完都會把指痕撫平,并從后面把牙膏管卷起來,太太呢則不太在意,隨便一擠還留下許多指痕。丈夫每次發現都要修整一番,終于有一天忍不住訓斥了太太,太太也不示弱說出了她忍不了的事,最后因為這件小事吵得都很不愉快。

愛的熱情在歲月中不斷流逝,以往的容忍,變成了現在的怒火。

夫妻生活在一起,肯定會發生很多無可無不可的小事,鈍感力強的人可能不會在意,也就不會發生上面的爭吵。丈夫的鈍感也可能會得到太太的抱怨,但長時間不在意,倒可能改變妻子的急脾氣,性格也隨和起來。

第四部分:鈍感力造就女性的強大


弱者,你的名字叫男人。男性是一種誠實、嚴謹、敏感的性別。相比之下,女性則大度、曖昧而鈍感。

單薄的男孩子。諺語中有這么一句話:“一千金,二公子”,意思是老大以女兒為佳,老二則以難養活的兒子為好。這是因為小時候女孩睡眠好,即便吵鬧也不容易醒,也不容易生病,男孩則比較敏感,即便聲音很小也容易驚醒,因此較難撫養。

出血。教科書上說人只要失去三分之一的血量就會死亡,作者發現女性失去二分之一的血量仍然救得活,而男人不行,鈍感的女性在出血救護上更勝一籌。

分娩。在過去,分娩對于母親和即將降生的嬰兒來說,是性命攸關的一道坎,造物主為了讓生命持久地存在下去,將擔當重任的女性創造的更為堅韌而強壯。從分娩的疼痛上看,女性鈍感力十足,不然很難熬過十月懷胎的艱辛和分娩時的劇痛,敏感男性則很難忍住,果然,弱者的名字是男人。

偉大的母愛。母愛集鈍感力之大成。母親對于自己經過分娩痛苦的孩子,無論做什么事都覺得可愛,亦可原諒。這種原諒一切的情感,正是產生鈍感力的原點。

第五部分:鈍感力讓我們更適應環境


我們這個時代,環境更加多變,也更加復雜,擁有良好的鈍感力,讓我們不論在什么環境中都能夠,精神百倍的生活下去。

生活。蕓蕓眾生各有各的毛病,每個人對這些毛病的感覺都各不相同,但有一點可以明確,對這些毛病忽略不計,才能開朗大度地生活下去。作者舉例,白領生活的小隔間內,女性可能會有濃烈的香水或者嗲里嗲去的嗓音,假如鈍感力不足而又無法改變現狀時,就有可能神經衰弱、垂頭喪氣,影響身體健康和工作效率。鈍感力強的人更容易脫穎而出。

適者生存。能夠針對外界變化,及時調整身體狀態的能力,我們稱為“適應環境的能力”,廣而言之,還需要包括適應人際關系、社會狀況的能力。身體鈍感力強的人,出現傷口也會很快愈合而敏感的人可能需要涂抹藥膏打點滴才行。心理上鈍感強的人,能夠忍得住外界的嫉妒和諷刺并懷有感謝之心,不往心里去自顧自的生活,更好地適應環境。

得寸進尺的精神。很多人職業生涯的開端就是遇到了別人的欣賞,如作者入行時,酒館媽媽桑的鼓勵。鈍感力強的人具備得寸進尺的精神,相信自己,相信別人的鼓勵,進而努力進取成為更為優秀的人。

總結

鈍感力的五項鐵律:

1.迅速忘卻不快之事。

2.認定目標,即使失敗仍要繼續挑戰。

3.坦然面對流言蜚語。

4.對嫉妒諷刺常懷感謝之心。

5.面對表揚,不得寸進尺,不得意忘形。

感悟

哼哼作為一個處女座,對很多事都容易多想,想著想著晚上就會無法入睡,對事情發展起不到正面的影響,相反失眠造成的易怒常常傷害到周圍的親人朋友,每每發生,彼此的關系就會受損,即便修復也不會回到當初。

這本書給了我很大的影響,這也是很多年后再一次讀一遍的時候發覺的,這種影響是潛移默化的。第一次看的時候,完全是沖著作者去的,相信品質不會太差,讀完之后似乎有所得,但在以后的生活學習中這些理論就會潤物細無聲的改變你。我不再像以前那么敏感,甚至大大咧咧,現在是心寬體胖。以前換個床就可能睡不著,現在在實驗室把三個凳子拼在一起依然睡得鼾聲四起。

不在乎別人的評價,并不是讓我們學著沒皮沒臉。鈍感力其實是讓我們守住自己的內心,只要做的自己滿意就行,哪怕活的格格不入,只要我們心有未來。對我來說,每日精進一分體重減輕一分仍然是我孜孜不倦的追求,只不過現在沒有了過高的要求,只要今天進步了,就可以了。

希望各位看了能夠有所得,開開心心過好每一天。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