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對于過年已不再那么期待,但是春節長假能回家呆上好一陣子,仍是會略有些激動的期待著。
2月3日下午的回程票回家,很是期待著,一起床就在腦海琢磨著要帶上哪些東西。去樓下的理發店剪了下頭發,清清爽爽的回家。趕到車站,人很多時間正好。很困乏的上了火車,卻沒有補覺,無論如何,這春運的回家路難以抑制內心和潛意識內的小激動。而半夜到市區住處,也仍是沒那么困,好好地來了頓家鄉的晚飯。愜意!
一夜休整,第二天帶上網購買的年貨,轉換幾次車回到鄉下家里。爸媽總是時不時的電話詢問什么時候到,無論你多大,仍是他們記掛擔憂的孩子。
--回家的路越修越好了,回家的人越來越少了
于中國廣袤的地域來看,我家的這個自然村不算偏僻。曾騎著電動車計算過其路程,從村子到縣城25公里左右,而縣城到市區則是四五站公交而已,而離新城區中心則是二十分鐘路程的。但即使不算偏僻,但是交通卻是不那么方便的,從縣城到鄉街道只有兩趟公交車,其他的則是私營的面包車全盛或面的。而鄉街道離村子還有四五公里路,只能是自家的摩托車或是電瓶車了,鄉街道也是附近周邊村子農歷二五八趕集的地方,熱鬧非凡。
上大學哪一年,村子通往鄉街道的馬路開始修水泥路。而這簡單狹窄的水泥路還沒折騰三年就破敗不堪了,被大卡車大貨車壓的坑坑洼洼。今年回去,這條鄉道又被重新修了下,好走了很多,來來回回穿梭的小轎車面包車比之前幾年更加多了。回家的路越來越好走了,而回家的人、回家的次數卻是越來越少,縱使像我弟這樣就在市里上班工作,除了一些傳統節日,平時也很少回來,更枉說已在城里安家或是舉家在城里打工的了。
舉目四顧,冷冷清清,幾處房子破敗將傾,幾處因為土地建房政策即將限制而又添加了些新房,縱使金碧輝煌別墅級別的大樓房,平常也就兩位老人住著。若不是臨近春節,這個小村子將會是更加寂靜,平常時候都回縣城工作生活,要么就白天在外做些臨工活兒,晚上回來住宿。基本沒有人再種田了,菜園子也怎么打理了,米油菜都到鄉街道趕集或是超市買。
--餐桌越來越豐盛了,習俗越來越從簡了
十年生活變遷,不敢說富裕了,但至少吃喝不愁且豐盛了。以往只在過年期待的好吃的,如今已走入日常伙食中。大魚大肉想吃就可以去置備,鄉街道最近幾年開的大型超市讓日常置備東西無需等到趕集日了。大部分人直接長期在外打工,留在村子里的人也都忙著在周邊附件打打臨工,早已無暇顧及田地菜園子的。日常生活變得更為簡單,豬牛和家禽也越來越少了,倒是看到家里養了幾只鴨子。
餐桌豐盛了卻沒人再侍弄菜地了,曾經記憶中過年相關的那些零食美味都沒有了原材料了,自家熬紅薯制麥芽糖來做糖塊,做芝麻糖塊,花生糖塊這些一直可以吃到立夏節氣的零食沒有了,自家炒花生做為過年招待客人的零食也沒有了,甚至過年要吃的豆腐也都不怎么磨了。所有的要吃要用的東西,都可以去買到,很是方便,人也不著累,卻是感覺少了很多儀式感,少了很多樂趣,少了很多象征性的東西。
--物質在豐富,精神在迷路
鄉下的桌子,既可以是擺滿魚肉飯菜,圍坐喝酒的飯桌,也可以是打牌搓麻的牌桌。村子的飯余生活最為熱衷的就是賭博,這里的賭博在小姓村子小地方是打打牌搓搓麻,在大姓村子就是炸金花推牌九。
辛苦一年的勞動,換得半月的清閑,都獻給了桌子旁。當前交給牌局,未來交給時間,半月后又是重復的一年。生活除了勞作掙錢,就是牌局打發休閑時間,面目漸破敗的村子,精神活動更加貧瘠。古老的習俗也缺乏傳承的土壤,在城鄉中奔走的新一代中堅力量早已沒心琢磨這些習俗了,唯有其樂融融的扯閑話時偶然的記起,拿出來玩笑下。
在城鄉交集處逐漸長大的孩子們,也在困惑這一路的生活,突然對這長大需要面臨的社會和生活,失去了可以遵循的線索,還未融入卻已回不去,茫然的往前,也茫然的回首。
大家都像事不關己一樣的談論著村里的變化,談論著社會的變化,然后各顧各的繼續投入生活中。想著掙錢,想著買房,想著為兒子娶媳婦。卻是忽略了家鄉,忽略了年俗,忽略了年邁的老人,忘了這伴隨成長的本。
每個個體都在琢磨自家的未來,總結過去一年的收成得失,卻也都在靜靜的看著村子蕭條。
--消失的村莊,還會有多久?
我這生活至今的村子,本就為一單姓小自然村,歷來就沒有別具特色的文化習俗,曾經鄉里鄉親的家族傳統文化維護著這個小村子的秩序,傳承著小村子的基本文化習俗,忙時起早貪黑,閑時動手做些好吃的。而今,中青年都外出打工或是搬至縣城生活,吃的都可以去鄉街道購買,農村的生活習慣已漸漸變遷的找不到過去的影子了。離開的是人,帶走的是這片村莊的魂。
零星的幾位老人,在曬著太陽,在扯著閑話。而站在遠處的我,看著這里五年十年后的空蕩蕩。
道理都知道,現狀也看在眼里,卻仍是無法回頭,無能為力,誰也沒法拯救,發展的腳步總會翻過這一頁,縱使不忍縱使淚眼婆娑,依舊難以阻擋。
愿發展帶來歡樂祥和,愿過往被銘記傳承。未來,它的消失掩不了曾經的存在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