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cy按:
上周寫了那篇和印度同事的撕逼文章之后,收到了許多條留言,有安慰我的,也有分享自己曾經受過的委屈的,我一條條都看過了。心里感動的同時,也充滿了力量,繼續戰斗。
這一周多,又經歷了許多類似的事件,晚上回來很晚,已經很疲憊,但覺得還是應該分享一些我的經驗教訓給大家,在職場中保護好自己。
1
關于撕逼的一點看法
我是個不喜歡惹事兒的人。
但不代表事情不來找上你。
周末寫道,感覺我的工作現在變成了這樣:
“對方向你扔了一枚炸彈”
“你成功地躲開了”
“對方又向你扔了一枚炸彈”
“你忍無可忍發射了一枚導彈”
......
我有認真考慮過,事情為什么會變成這樣子,究竟是我能力不足,還是事情太過復雜任務太過繁重?
隨著這類事件更加頻繁地發生,我大致有了一個答案,實際上,我們這個團隊,包括我自己,承擔過比現在更加復雜繁重的任務,但之前大家能夠順順利利把事情做成,是因為之前的高層領導頂住了很多壓力,才能讓下屬們安心把事情做成。
還是那句:當你覺得一切容易的時候,是因為有人在為你承擔這一切。
而高層變動,以前創造的這種氛圍喪失的時候,我們失去了庇護,以前能夠安心focus在做事上,現在也難免受到了許多影響,每個人都被迫著去fight,占據了很多時間精力,每個人都身心疲憊。
對我個人而言,以前好好做事就會脫穎而出,現在卻要在另一個方面有所成長,雖然我不喜歡這種互相撕逼,但至少需要在別人攻擊的時候,有力回擊。
短短半個多月,我在這方面先是吃了虧,不太敢fight,到有理有據據理力爭,感覺到了自己在這方面的技能迅速提高。
我的老板也和我說,看到我最近的成長很欣慰,雖然是Ta最不想看到的方式。
不愿意撕,但是不代表有人要撕你的時候,你毫無準備。
2
撕逼最最重要的事情是什么?
在職場撕逼中,永遠都是最最重要的事情是什么?
是氣勢?是在理?是說話比對方快反應比對方快?是現場吃瓜群眾里有人為自己撐腰?是你有充足的證據?
重申一下這個公眾號所倡導的價值觀:用正確的方法做正確的事情最重要。
撕逼是最后不得已而為之的防御手段,而不是成為做不好事情被人指責時拿出來的應對方案。
這二者還是有本質區別的。
你認真做事,莫名其妙被撕了,當然要跳起來反擊,這是撕逼的正確方式。
但你事情沒做好,別人指出,這個時候要做的不是撕逼,而是有所擔當并解決問題。
這篇文章寫的是遇到前者的情況,該怎樣應對。
3
材料準備
首先你要意識到,你在公司的郵件,即時通訊工具里的聊天記錄,這些都可以作為證據。
但反過來說,如果有需要你確認的郵件,回復時也要格外小心。要把對方在電話里說的,一條條寫下來,請對方確認。
如果在情緒上,即使打電話給對方吵兩句,也不要郵件發泄情緒,這和我們撕逼的目標背道而馳。
我們是要撕贏對方,而不是呈一時口舌之快給對方也留下把柄,所以不要留下任何書面上的把柄。
其次,郵件不要隨便刪除,把重要的,對方確認過、審批過的郵件標記好,或者找文件夾專門保存好。
歷史郵件可以定期選擇郵箱的“歸檔”保存,便于以后某一天忽然需要翻出以前的郵件作為證據用。
除了郵件,有時候還要保留必要的截圖。
比如產品經理讓運營上線產品,結果產品出問題了,運營要撤下來,那么在撤之前,一定要截圖留存證據,因為這樣的原因才撤的。
不然很有可能會被對方倒打一耙:你說產品有問題,證據呢?誰知道是不是你私自撤所以導致的問題?
不要以為這種爛事不會發生,這些都是真實的案例。
4
人際準備
在撕逼的時候,要爭取一些合作伙伴的幫助。但有時候,大家會抱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態度,不愿意插手。
所以人際上,平時就要樹立良好的口碑,大家比較相信你做事靠譜,必要時多幫你說一句的概率也比較高。
而在撕逼即將發生或者已經發生時,要立刻在腦海中搜索證人、共同利益方、正義之士,尋求他們的幫助,這三類人更容易出手相救。
證人就不用說了,最好是你當時在做一件事情的時候,有人參與或者旁觀,知曉發生的事情。比如上述的例子,那就是上線的時候,有另外一方看到這個產品有問題。
證人有可能是中立的或者不相關的人,但共同利益方是和你做的事情息息相關的人。
比如我之前被印度同事潑臟水那次,就是他們一口咬死了說他們已經和其他國家溝通過了,是我自己沒有弄清楚。我就事后找了其他國家同事,從側面打聽這件事。打聽之后確認印度同事在撒謊,我有了數,才開始反擊。
為什么從側面打聽呢?因為直接打聽也有可能對方比較警惕,不愿意摻和事,希望中立,不容易得到事實真相。
正義之士也會挺身而出,如果你做的事情沒問題,對方的正義感可以讓他幫到你,如果對方有專業知識,從專業角度發聲支持更好。
5
語言基調
以上說的大多是郵件中撕逼的一些準備,那撰寫這樣的郵件時,應該保持一個什么樣的語言基調呢?
我的建議是,就事論事,首先不要有語言上的詆毀謾罵。
遭到對方無端指責時,氣勢上不能退讓,堅定回擊,但語言上可以說得客氣一些。
因為如果郵件有圍觀群眾(郵件抄送的人員),你這可不是僅僅寫給對方看的,也是要給其他人看的。
寫得不夠得體,即使事情在理,也會給別人留下一種“不夠成熟”的印象,尤其是抄送了雙方的大老板的情況。
職場成熟度是職場中除了能力以外重要的一種素質,處理問題情緒是否穩定,是否能夠優先考慮解決方案而非私人恩怨,這些直接決定了你在別人、尤其領導心目中的印象。
開頭和結尾尤其要客氣,開頭可以簡單表達下理解,但中間內容要一條一條進行澄清,必要時列出證據,結尾的話解釋下希望澄清誤會,好好合作解決問題。
視事情級別情況而定,必要時候,需要將一些帶有情緒化的語言,轉換成中性詞,比如:
你無端指責......(你郵件中提到......)
這嚴重影響了......(這不利于......)
你發來郵件質問我們......(你的一些問題里提到......)
你們總是不停地修改需求,導致......(頻繁地修改會影響到......)
你們總是拖延到截止日期之后的一周......(截至日期是1號,現在這個時間節點我不確定是否能按照進度完成)
但有的時候如果對方一而再再而三刁難,這個客氣等級也可以調整。
如果是英文郵件,英文也有很多表面看上去很得體的說法,說完之后能讓看的人都意識到對方是個傻逼,而你很客氣。
以前在舊號上寫過不少關于英文寫作的文章,雖然不是關于撕逼的,方向可以參考:【357】Could you please 不能隨便用——職場中如何表達才客氣?
6
現場應對
其實郵件還算是比較容易的一種撕逼方式,因為有許多時間反應,可以想想措辭,提前和別人確認好事情,詢問老板的建議。
現場當然是最難的,因為事發突然,往往第一反應先于我們的理性跳出來,或許會還嘴吵起來,也或許會忽然被對方氣勢壓住瞬間蒙圈。
如果是前者,還好辦,控制一下情緒;如果是后者,要提前針對這種情況有一些預演,演戲一下遇到這種情況自己什么反應,會好一些。
我那天被印度同事撕的時候,開始愣了一下,思路也亂了。后來我是通過用一些過渡語言,或者重復對方的論述,為自己爭取了一些時間。
比如對方說“一個月前就溝通過了”,我就重復對方的語言,說“所以你說的是一個月前就和其他國家同事溝通過這件事了對嗎?”
這樣邊重復的時候,我快速冷靜下來,然后恢復正常思考,再找對方語言里的漏洞,及時翻材料證明。
7
說了這么多,這是我比較少有的幾次寫一些職場負面的文章。
其實理想的情況是,這種事兒比較少或者永遠不會發生。但職業生涯這么長,難免會遇人不淑或者遇上幾條瘋狗。
如果有能扛事的好老板、合作愉快的好同事,要好好珍惜。
如果沒有,you're on your own.
雖然道路艱難,但反過來想,你也成長得更快,擁有更多的成熟度,也不完全是白白吃虧。
像我,這不是半個月技能大長進,又跑來和大家分享了嗎?
(完)
作者簡介:Stacy,清華碩士畢業,500強外企高級經理人,4年快速升職為最年輕的中層之一,豆瓣高分職場書《光速成長—職場的正確打開方式》,加印熱賣中。
公眾號:Stacy的職場成長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