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公元696年——公元717年,為上部。張若虛死
公元717年——公元720年,為下部。李失活死
關鍵字: 玄門道教、《太平經》(得此書者,得天下)(共甲乙丙丁四卷,甲卷講智謀,丙卷講戰略。一白一黑,一正一反)、張若虛,民族統一,道即是度。
上部故事梗概:
唐高祖李淵少年時,游方道人史世良(善相面)為其相面稱:"骨骼驚奇,必為一國之主,愿自愛,莫相忘"并贈其《太平經》甲、丙兩部。于是,李淵自稱李耳(老子)后人,憑借《太平經》中奇門遁術戎馬半生,登基為帝后秘遣玄門(后世稱太平道)若虛真人張衡(善天象)隱藏身份,在民間尋其余卷。
張若虛為尋找《太平經》另外兩部,以各種身份,在朝廷各個階層安插眼目,一時間玄門成為李氏皇朝的第一秘密組織。萬歲通天元年(696年)張若虛觀天象有異,推算三星出世,天下必亂,隨即四海云游。在上元節(正月十五)過潞州涉縣遇孫逖出生(代表天官紫微君,善謀)收為記名徒弟。
時年(696年)五月十二日,契丹族李盡忠、孫萬榮起兵反抗武周,攻陷營州,俘虜數百人,斬殺都督趙文翙。張若虛得線索知孫萬榮手中有《太平經》殘卷,趕往營州。在盧龍塞中元節(七月十五)巧遇李失活出生(代表地官清虛君,善戰)摔瓶占卦為離卦,得知地星必反,希望收其戾氣。順應天意,收其為徒。
在下元節(十月十五)許州遇楊樂娘出生(代表水官洞陰君,善刺殺)為徒。
公元717年,契丹與大唐聯姻。唐玄宗賜楊樂娘永樂公主稱號下嫁契丹王李失活。孫逖等送親永樂公主至盧龍塞,遭遇刺殺,張若虛破陣身死。
人 物 小 傳
張若虛:(618年—717年)名泓,號若虛真人,玄門掌門。史世良(邋遢老道)之徒,五官雍容,氣質絕佳,姿態隨和灑脫,面目溫柔俊朗,卻儀容威嚴。約莫三十六七年歲,身材挺拔,姿態淡然。常著白衣,束發冠。曾在年少習得《太平經》內《引仙術》上部,以中年風姿活到九十九歲(百歲之內習得下部,可飛升成仙)。擅星象、占卜、劍法、以《春江花月夜》《代答閨夢還》著名,曾任兗州兵曹,為孫逖、李失活、楊樂娘之師
永樂公主:(696 年生—)本名楊樂娘,字水官。東平王李續外孫楊元嗣之女,善長騎射、追蹤,性格堅毅隱忍,長相平凡。幼年拜玄門真人張若虛門下,習追蹤術尋找《太平經》其余兩部。少時仰慕師兄孫逖,常以雪鴿通信。開元五年(717年)唐玄宗李隆基,贈名永樂公主和蕃契丹,嫁契丹大賀氏首領李失活為妻。后李失活死,嫁李失活的堂弟李娑固為妻,隔年與李娑固回長安朝圣。
人物性格:永遠的少年
孫逖:(696年—761年) 字,紫薇。唐朝大臣、史學家,潞州涉縣(今河北涉縣)人。自幼能文,才思敏捷。曾任刑部侍郎、太子左庶子、少詹事等職。孫逖幼時英俊,文思敏速。15歲時謁見雍州(今陜西西安西北一帶)長史崔日用,因其年幼,崔日用低眼輕視,令他作《土火爐賦》,孫逖握翰即成,詞理典贍。崔日用看后駭然,即為其才氣叫絕,相約結為忘年之交。開元二年(714年),他中進士,哲人奇士,手筆俊撥,三科第一,成為朝野盡知的少年狀元。授山陰(今浙江紹興縣)尉,遷秘書正字。主考官考功員外郎王邱"降階約拜",待以貴賓。當朝宰相張說看了他的進士策后,則拍案"心醉",并命兒子張均、張垍去拜訪求教,玄宗皇帝也召見獎掖。開元十年、十四年(722年、726年),他又高中文藻宏麗、賢良方正二科,名震長安,拜左拾遺。黃門侍郎李嵩出鎮太原,招孫逖為從事,李與蒲州(今山西臨猗縣正南)刺史李尚隱游于伯樂川,孫逖為之作《記》,深得文士贊賞。
人物性格:偶像人格
楊再思(634年-709年),名綝,字再思,鄭州原武(今河南原陽)人,唐朝宰相。 楊再思明經出身,早年曾任由玄武縣尉,后累遷至御史大夫。延載元年(694年),拜相,擔任鸞臺侍郎,次年又任鳳閣侍郎。神龍元年(705年),楊再思擔任中書令,后改侍中,進爵鄭國公。 楊再思擔任宰相期間,極力迎合皇帝,先后依附張氏(張易之兄弟)、韋氏(韋皇后)等勢力,阿諛奉承,毫無作為,但卻官運亨通,在政治斗爭中始終屹立不倒。 景龍三年(709年),楊再思升任尚書右仆射,不久病逝,追贈并州大都督,謚號恭。醒掌天下權,醉臥美人膝。
楊元嗣:許州人,永樂公主生父。
李失活: 字清虛(690年—718年)契丹大賀氏首領,開元四年(716年)開元五年(717年),唐玄宗以東平王李續(唐太宗第十子紀王李慎的長子)外孫楊元嗣的女兒為永樂公主,嫁給了李失活。開元六年,李失活死。以半月陣法,迎戰。
李娑固:(700年-720年),是契丹大賀氏首領,唐朝松漠都督府都督,大賀窟哥的孫子,李失活的堂弟。開元六年(718年),李失活死,唐朝以中郎將李娑固襲封松漠府都督、松漠郡王。開元七年(719年)十一月,李娑固與永樂公主來朝,李娑固是第二個迎娶唐朝公主的契丹首領。靜析軍副使可突于(《資治通鑒》作可突干)驍勇,深得眾心,李娑固想除掉他。開元八年(720年),事情敗露,可突于反攻李娑固,娑固投奔營州。營州都督許欽澹令薛泰率領驍勇五百人,又征奚王李大輔和娑固聯合眾討伐可突于。官軍不勝,娑固、大輔臨陣被可突于所殺,薛泰被生擒。許欽澹移軍西入渝關。
李盡忠:現任契丹大賀氏首領的,是大賀窟哥之孫李盡忠。襲封松漠都督府都督。李盡忠生得虎背熊腰,目光射人,天生神力常用的弓號稱達到三百斤。且這個人足智多謀,驍勇善戰,頗得契丹族人愛戴。
參考文獻:
《代答閨夢還》
關塞年華早,樓臺別望違。
試衫著暖氣,開鏡覓春暉。
燕入窺羅幕,蜂來上畫衣。
情催桃李艷,心寄管弦飛。
妝洗朝相待,風花暝不歸。
夢魂何處入,寂寂掩重扉。
《同洛陽李少府觀永樂公主入蕃》
邊地鶯花少,年來未覺新。
美人天上落,龍塞始應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