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在《通往財富自由之路》學習的六個半月的時間里,我知道了注意力大于時間,時間大于金錢。而且已經逐漸固化到了我的思維世界中,形成了我的新的價值觀。
今天早上3點我就起來了,簡單洗漱完畢,開車來到火車站,踏上早上4點14分開往北京的K90次列車。早上7點26分準時到達北京西站。今天來北京是要參加研究生畢業論文答辯。早上8點出頭打車來到某大學東北門,時間尚早,在學校附近找到一家馬蘭拉面吃早點。8點26分吃完早點,來到6號辦公樓-門前的牌子是中國某研究所。這次來答辯已經是第二次了,如果按參與畢業設計其實已經是第三次了,說起來我也是不怕丟人,哈!我的論文都是同學的大學同學寫的,沒有一個字是我寫的。第一次是在2016年4月份,盲評已經過了,也是在這個6號辦公樓第二會議室里,完成了第一次論文答辯,PPT是我用了兩個晚上趕出來的,論文評審過得也特別順利。那個給我提供論文的同學之前反而盲評沒過,讓我挺驚訝。后來第二次答辯,這位同學很順利的通過了,那是后話。本以為答辯評審既然過了,基本上就等著拿畢業證吧,可是,事情并沒有按照自己的想法變化,在答辯評審完的第二個星期,收到我們班主任方老師的微信:論文不幸被學院學位評審會抽到了,更不幸的是沒通過。不過當時也沒有怎么感受,就是覺得下次還有機會,沒怎么當回事。16年9月份,在離盲評不到半個月的時間,通過導師聯系到了一個在校學生小魏,幫忙對論文進行了修改。但效果不理想,在盲評的時候沒通過,加上小魏也畢業了,找到了工作,沒有時間幫忙改論文,這件事情也就擱下了。16年12月份,又開始第三次答辯,學校老師跟我們說這是最后一次,如果這次過不了,就沒有機會了。一看這是最后一次機會,我真的著急了,又一次聯系導師,這回導師給找來一位在校在讀研究生小劉,能看出來,小劉對這件事挺上心,根據評審委員會評審意見,將論文大幅度的做了改動,今年三月份,我又參加第三次答辯,因為小劉很給力的幫助,盲評很順利的通過了。也才有了今天能夠有資格參加論文答辯。在前三天,小劉還特意抽出一個小時的時間對我進行論文指導。9點40分,答辯開始,答辯前,在和班主任方老師聊天中了解到,我們這個班一共五十多人,只剩下我們7個人沒過了(如果是在上學的那會兒,我真的就無地自容了),這次還有兩個同學盲評沒過。我問這次不過還有機會嗎?方老師回答說,五月份還有最后一次,如果再不過,那可真就沒機會了。我這次答辯排在5個人中第二個發言。第一位發言的是個女同學,后來了解到這位女同學的論文都是她老公幫忙給做的,這次老公還親自全程陪同,看來也是下了不少功夫。發完言后,校方評委做了多處點評,提出修改意見,有些意見還挺深刻。比照自己的論文,也讓我自己有點緊張。輪到我發言,論述過程倒是沒有什么問題,令我不安的是評委在看過論文后,寫了能有七,八條的修改意見。不出我的預料,提出的修改意見比上一位女同學還深刻,我只能裝出很鎮靜的樣子虛心傾聽。最后,雖然評審結果是通過了,但需要改動和補充的內容非常多。出來后,第一時間聯系幫我修改論文的小劉,將評審意見反饋給她。
從學校出來后,打車來到西客站,這次不知道為什么讓我想起了北京站,特別是從自動售票機中打出車票后去找吃飯的地方時,第一想到的是北京站旁邊那家我經常去的李先生面館。后來意識到這不是北京站才開始尋找西客站那家李先生面館。在西客站的李先生快餐店吃面等車的時候,我對整個三次答辯的過程進行了反思,首先,按照我現在的價值觀,在考研這件事情上我只能說是在浪費注意力、浪費時間,只為拿一張毫無價值的學位證,因為如果按照成長是根本關鍵的事情、注重價值而不是估值。我在考研這件事上既沒有任何成長更沒有得到任何價值的提升,和我目前的價值觀相悖。雖然,得了這個學位證或許能給臉上貼貼金,實際沒有什么價值。現在在學位泛濫、貶值的今天,我做的這個投資是很失敗的,相當于進入股市,投資了一個垃圾股,股價迅速歸零。雖然事情已經變的讓我沮喪,但是這個學位證我還是要拿下來,為什么?很簡單,就是留下我第一次投資失敗的印記,讓它時時提醒我、警示我,不要讓我在掉進相同的坑里。
從李先生面館出來已經是下午12點30分了,離我要乘坐的K7711列車開車還有1小時零5分鐘。我若有所思地漫步在李先生面館與西客站之間的天橋上,通過安檢后,來到檢票口將身份證和車票遞給車站工作人員。隨后,工作人員將車票和身份證遞給我,輕輕的說了一句:北京站,上錯站了。看了一下車票,頓時緊張起來。一個小時趕到北京站不知道還來不來得及?我一邊琢磨一邊不由自主的快步從進站口出來。腦子里不由閃現出各種如果,如果老婆買票后能夠提醒我一下;如果在出票的時候能多看一眼的話......然而,越想這些越讓自己焦慮。元認知又一次提醒自己,與其焦慮中舉手無措,不如趕快想辦法及時趕到北京站。坐公交,估計來不及啦;坐地鐵,線路不熟,不知要怎么導車;最后選擇打車,自己徑直向路邊走去,看到從地下停車場出來的出租車都已經坐上了人,如果趕回候車室,又要排隊安檢,正在這時,身邊有人拉客,我遲疑了一下,然后和他搭訕,這時也顧不了那么多了,在你清楚那個選擇最好的時候,只能見機行事吧。那人很快回應,問我:去哪里?我說:去北京站。然后,喊來一位上來年紀的老頭,讓他領我上車。那老頭一看我的表情就知道我有急事,很自然問我:幾點的車?我說:下午1點35分開。老頭遇到這種情況太多了,隨意說了一句:咱們只能試試。我說:好吧。
上車后,老頭和我說,他的車要比普通出租車起步價和里程價都要貴,貴多少錢他也說的很明確,只不過當時焦急的我也沒時間聽他這些敘述,我在他沒說完就打斷了他并表示同意,這時候,肯定是時間最重要了。在行車的過程中,感覺老頭開車的速度并沒有多快,好像并沒太著急。走了一段路后,老頭又給我上了一道選擇題,他說為了更快的到達北京站,在二環輔路上有個岔道口,左拐抄近道可以很快到達北京站,保證不會當誤,但是白天7:00-晚上10:00限行,硬行通過要扣100元,但不扣分。我沒有立刻回答他,然后,老頭就開始給我講,他拉過幾個趕時間的客人的經歷,主要的意思就是都是趕火車,客人不怕花錢,他也非常給力。這時,價值觀又一次發揮了作用,我簡單分析了一下:如果為了省那一百元錢,耽誤了上車,不但打車錢白花了,還要等幾個小時的時間,太不值得了。也不用老頭給我洗腦,我已經做好了決定。不同的是,這是我通過價值觀判斷,主動的選擇。所以,到了那個路口,看到前面的限時禁行標牌,確實如老頭所說,我絲毫沒有猶豫的答應了。老頭見我如此痛快,還有些不好意思,連說兩次:如果是出租車還要另加五十元錢。我這是純幫忙呢。我心想:花上100、200元買4個小時回家的時間,很值!
很快到了北京站,你看時間:下午一點20分,離開車時間還有十五分鐘。我和老頭結了200元,立刻飛奔沖向進站口,進站口排滿了人,我拿出票出示給靠前排隊的一位大姐,請求讓我先進站。那位大姐很自然的給我讓開,我連聲說:謝謝!快速驗票,然后安檢,最后跑進候車室,通過檢票后,離開車十分鐘時間上車。
火車徐徐開動離開站臺,我在車上陷入了沉思。想起前兩天聽羅胖引用德國總理默克爾的一句話:信仰使選擇變得簡單。我想今天能夠這樣順利的上車,我是因為價值觀的改變使我不再糾結時間和金錢哪個更重要,而讓選擇變得簡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