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Josie喬
01
惠子和趙雨鬧翻了。
晚上八點多,惠子在電話里約我出去吃夜宵。
在大排檔里看到惠子的時候,女孩耷拉著臉,雙目游離,看到我的時候,惠子喜笑顏開。
吃的和喝的都上桌以后,我驚訝于惠子怎么會和趙雨鬧翻。
惠子和趙雨是從高中到大學的死黨,兩個人經常一起逛街一起吃飯,關系好得都讓人懷疑她們的性取向。
“她欠我錢唄,一直不還。”惠子灌了一口啤酒悶聲道。
兩年前的國慶節,趙雨在外地旅游的時候旅費超出預算,想跟惠子借一千塊錢,惠子二話沒說就匯了一千五過去。
惠子多打了五百塊,“怕她不夠又不好意思開口?!被葑尤缡钦f。
這是趙雨第一次跟惠子借錢。
02
隔了半年,趙雨和當時的男朋友分手,男生要收回送給趙雨的手機,趙雨賭氣把手機還給了渣男,買新手機的時候還差兩千塊,趙雨把目光投向了一同逛街的惠子,惠子卡里總共也才三千多塊錢,但是想到趙雨剛失戀,惠子拿出自己的銀行卡默默刷了兩千塊。
都說事不過三,趙雨卻沒有停止向惠子借錢。
惠子第三次借錢給趙雨是半年前,趙雨心儀很久的一款包包正在打折促銷,趙雨咬咬牙決定買下包包,只是除掉生活費還差兩千五。
趙雨給惠子打電話的時候,惠子問趙雨,“一定非買不可嗎?”
趙雨沒說話,兩個人沉默了半晌,最后還是惠子松口,“我給你轉賬。”
算起來,惠子前前后后一共借了六千塊給趙雨。
我問惠子,“都還清了嗎?”
惠子搖搖頭,伸出三個手指頭,“還了一半?!?/p>
“這么不厚道?”
惠子給我倒了一杯啤酒繼續說道,“這都不算什么,我難過的是我暗示她還錢的時候,她跟我說,‘我們這么多年的感情就只值六千塊嗎?’”
對于這種忘恩負義的行為我只想說,把錢還了,慢走不送。
我借你錢就是看在我們是朋友的份上。
你把感情用金錢來換算,那請問你在借錢的時候估價又是多少呢?
03
欠債還錢,天經地義。但是當前世風日下,總有些小人在借錢的時候是孫子,還錢的時候倒成了大爺。
我有個親戚,家里是做生意的,過年的時候,同行向他借了五萬塊錢說是救急,等風頭過去了,那位親戚去催債,得到的答復卻是,“你是大老板,哪缺這點錢???”
不用描述我也能想象那人在說這話時無賴的嘴臉。
前幾天和朋友討論了一個問題,為什么富人不愿意借錢給窮人。
朋友說,最怕窮人思維,不懂得感恩,仇富嚴重,覺得你有錢你樂善好施都是理所當然的。仗著貧窮耍無賴,這種人你根本拿他沒辦法,久而久之就避之不及了。
需要說明的是,這里的窮人并不是傳統意義上的窮人,食不果腹、衣不蔽體的窮人可以同情和理解,富人救濟乞丐尚且能收獲贊譽,但有些打著救援口號卻在度過危機以后耍滑頭的人,不得不說人品實在很low。
我有錢那是我自己掙的,缺不缺錢那是另一回事。
如果你身邊有這樣的人,請放下面子,去追債吧。
還有一些人,你去催他還錢的時候,他會給你曉之以理、動之以情,比如:最近買了某奢侈品、炒股虧了、出去旅游了、參加了親朋好友的各種宴席??吧啦吧啦一大堆,最后就是為了告訴你:lz沒錢,還不了!
對于這種人,我也送他四個字:關我毛事。
你把錢花在別的地方了,難道還要我給你買單嗎?
換言之,你在為別的東西消費的時候就沒有想到還欠著別人的錢嗎?
我有個朋友的朋友就是典型的借錢花錢的例子。
那個男生家境一般,大學畢業后在一家保險公司上班,每次同學聚會就哭窮,講他的工作有多辛苦、老板如何壓榨員工、女朋友怎么亂花錢??然后就跟大伙兒借錢。
剛開始的時候大家都同情他,也愿意千兒八百地借給他,時間久了就發現這個男生每次都是一樣的套路,祥林嫂式的訴苦最終讓大家聽覺疲勞,愿意借錢的人越來越少,也是那時候大家才發現,這個男生的另一個微信朋友圈看起來一點也不窮啊,泡吧、度假、吃大餐,吃喝玩樂樣樣不俗。
所以當他再次向大家借錢的時候,結果可想而知,沒撕破臉要他還錢已經是念舊情了。
04
親朋好友之間,借錢是一種美德,那還錢也該講點道德。
誰也不會平白無故借錢給別人,無論是因為什么,不管錢多錢少,只要別人愿意借,那就足以說明他很看重彼此的交情。
《詩經·木瓜》中有兩句詩叫:投我以木瓜,報之以瓊琚。意思是你給我木瓜,我便回報你美玉。這是知恩圖報, 珍惜他人情意的典范。我不求你回報我美玉,你把木瓜還給我就行。如果你只想著占便宜,那還是趁早斷交吧。
借錢時想到的人,還錢時也該記得。懂得感恩和保持善意永遠不會錯。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