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 ? ? ? ? ? 人的大腦是獨一無二的嗎?(P3-P35)
以下是本章一些總結,稍詳細的總結請看思維導圖。
作者認為獨一無二的大腦表現在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
1,腦容量。人類腦容量確實比其他靈長類動物大,這點很重要,但不僅僅說腦容量大就證明了人的大腦獨一無二,還有可能是大腦重新組織的結果。
2,大腦結構中的新皮層至關重要。尤其是額葉部分,比如額前葉,第10區等等。里面發現的某些區域功能以及神經元功能幫助思維,運動,語言,空間想象等的形成。
3,重要的幾個基因的發現。小腦癥基因,ASPM基因,等,在3.7萬年和5800年前基因突變,加速進化,形成了人類獨有的書面語言和文化等連接現象。至于是基因影響了文化,還是文化進化了基因,這點至今沒有定論。還有FOXP2基因,獨特的FOXP2蛋白造就了語言發育,這個基因突變發生在20萬年前。至于是否還有其他基因獨特,需要遺傳學家再研究。不過,又有神經解剖學家發現了新的“前身細胞”,可能對局部神經形成有幫助。
4,偏側化。胼胝體的功能可能奠定了人類條件。左右腦模塊化管理,局部回路管理,高級專業分工,減少溝通成本,讓大腦無成本擴張。
5,本章內容寫了總括,更多研究還待發現。
這一章看著頁數不多,但是信息量很大。我花了兩個晚上來讀,讀書筆記也三易其稿,感受是:
1,加扎尼加從研究生階段就師從諾貝爾獎獲得者斯佩里教授,在腦神經科學領域深耕一生,被認為是認知神經科學之父。寫書的風格比較隨性,優點是容易有代入感,缺點就是很多信息需要重新組合整理,否則看得云里霧里。我看了兩天,每個晚上都耗在這上面,包括上網查資料,發現有些專有名詞和國內使用習慣不一樣,也不知道是不是看錯了。所以也不能肯定整理出的思維導圖是清晰正確的。煩請讀友指正錯誤,謝謝!
2,讀者如果不想了解大腦研究領域的細節,也就不用去燒腦去想像了。有些知識要么你平時就知道了,要么就是也不想知道那些生僻的生物學名詞,畢竟離現實生活太遠?;蛘吣憧梢灾苯犹絇33,可以直接籠統地知道一個事實:人類大腦確實獨一無二就可以了。事實上,本書中每一章節最后都有結論。大師之所以是大師,是因為他的很多理論早很多年就公布于眾并且得到了證明應用,現在只是回顧展望的過程。如果有想知道最新前沿的腦神經科學的進展,估計要讀論文了。圖書只是大眾消費品。
3,如果當做有趣的資料來讀,那就要花費一些精力了,畢竟生僻的名詞太多,而且很抽象。很多不同角度的有趣思考非常值得我們借鑒。因為大腦太復雜,參與的學科太多,各說各話,而且滿章有很多“可能,興許”,或者疑問用語,表明真正的終極鐵板釘釘的結論還是很謹慎。我的感覺是研究腦科學真是“一入侯門深似?!?,永遠爬不出坑的感覺。在這個領域,再多的博士也給你消化了,細分領域可以再細分下去。本章還只是講到大腦結構,捎帶寫遺傳學知識,如果再講到神經遞質,恐怕就更難了。想想高中階段的生物課就知道了,多費腦。所以,我真是很佩服研究大腦的腦科學家們,他們的大腦是怎樣活動的啊。
4,我的一點小想法,如果湛廬文化再給徐卓老師配個專門研究腦神經科學的專家做搭檔就好了。幫助我們了解大腦的神奇有趣性,讀到一些專業知識也不會覺得艱澀難啃了。當然,也許是我的資質比較愚鈍,別人可能讀書就可以理解了。昨晚看到有讀友對照英文原版指出本書P19某處翻譯錯誤,真是佩服啊。我也上網查了下,確實是翻譯錯誤了,前額葉皮層關于哺乳動物的分區,文獻就是用小白鼠做的實驗。
再次感謝指正,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