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是一本好書。
真正有故事的人才能寫出觸動人心的故事;沒有故事的人只能無病呻吟,寫那些無用的雞湯,試圖感動自己同時妄想感動別人。
我喜歡現實點的文字,一如我喜歡史鐵生和余華的文字。沒有虛華的堆砌,給人一種切實的觸動,真實的感動。
可能都是經歷過苦難的人們吧,才會有如此銘心刻骨的感悟,才能描繪的如此云淡風輕。常常說苦難造人,對他們來講的確是造就,但是有更多人的人是被苦難打趴了的,淹沒在歷史的滾滾紅塵之中……所以,我愛他們的文字,愛他們的土氣與真實,當然,更多的是敬佩與感恩。
書中有太多觸動我的地方,截取以便時時回顧,精神共鳴,也不枉相遇一遭:
1.我們的生命本來多輕盈,都是被這肉體和各種欲望的污濁給拖住。
2.肉體是拿來用的,不是拿來伺候的。
3.再走幾步看看。(一個村婦對堅持的最直白的理解)
4.結局是注定的,生活中很多事情,該來的會來,不以這個形式,就會以那樣的形式。但把事情簡單歸咎于我們無能為力的某個點,會讓我們的內心可以稍微自我安慰一下。(但是若常常以此為由則終不可取,凡事還需盡力)
5.她終究是個小鎮姑娘,要不她不會自殺的。(張美麗即使看起來再無所顧忌、前衛獨立,也終究逃脫不掉一個封建小鎮流言蜚語的道德織網)
6.去他媽的世界,難得住我嗎?文明人才怕東怕西,必要的時候我可以不文明,我比你底線低。(張厚樸說這話的時候絕對沒有想到日后膨脹的自己是如何打臉的)
或許能真實地抵達這個世界的,能確切地抵達夢想的,不是不顧一切投入想象的狂熱,而是務實、謙卑的,甚至你自己都看不起的可憐的隱忍。
他不知道,最離奇的理想所需要的建筑素材就是一個個庸常而枯燥的努力。(過度膨脹的后果只能如此,即使知道也再也放不下面子重新來過,他終究是那種活在自己幻想世界中的人)
7.海藏不住,也圈不住。對待海最好的辦法,就是讓每個人自己去尋找到和它相處的方式。每片海,沉浮著不同的景致,也翻滾著各自的危險。生活也是,人的欲望也是。以前以為節制或者自我用邏輯框住,甚至掩耳盜鈴地掩藏住,是最好的方法,然而,無論如何,它終究永遠在那躁動起伏。(一旦有了欲望,就不要試圖壓制,壓制只能減弱卻不能消失,在未來反彈的某一時刻可能會把你吞噬,不如坦然接受并努力實現)
8.奇妙的因緣。人與人關系的建立,顯得那么充滿偶然又似乎必然——我們的朋友參與我們的生活,改變了甚至塑造了我們的生活。
李大人習慣在說話前笑一笑,然后開始說——那都是借口,你父親的死其實不是造成你現在狀態的根本原因,你只是用這個事情來掩飾或者逃避自己不想回答的問題。(無數人,包括我自己,都深有同感吧。逃避終究是不能解決問題的,借口大多也都是自欺欺人)
我,或許許多人,都在不知道如何生活的情況下,往往采用最容易掩飾或者最常用的借口——理想或者責任。
9.原諒我,父親,從你生病開始我就一直忙于在外面兼職賺錢,以為這樣就能讓你幸福,但當我看到我給你的唯一一張照片,被你摸到都已經發白的時候,才知道自己恰恰剝奪了我所能給你的、最好的東西。(作為同在外地求學的游子,不能再懂,心酸……)
10.每一年祭掃總是不同的光景:老的人更老了,新的人不斷出來,看著一個又一個與你有血緣關系的老人,成了你下次來祭掃的那土堆,一個又一個與你同根的小精靈誕生、長大到圍著我滿山跑路。心里踏實到對生與死毫無畏懼。
11.太多人的一生,被抹除的得這么迅速、干凈。他們被時光拋下列車,迅速得看不到一點蹤影,我找不到他們的一點氣息,甚至讓我憑吊的地方也沒有。而對于還在那列車中的我,再怎么聲嘶力竭都沒用。
12.我不相信成熟能讓我們接受任何東西,成熟只是讓我們更能自欺欺人。
13.寫作不僅僅是種技能,是表達,而更是讓自己和他人“看見”更多人、看見“世界”的更多可能、讓每個人的人生體驗盡可能完整的路徑。(喜歡讀書就是可以陪主角去感受我不曾我有過的人生經歷,所以真心感謝那些辛苦寫作的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