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勢、事,三位一體謀劃方能廣業。當前文旅發展正當其時,我們要善于營造態勢,推進文旅之事一件一件深入落實。這次新聞發布會就是為推動文旅事業產業發展提供勢能。
根據文旅融合的新要求,今年市文化廣電旅游體育確定了“五講”“六抓”的工作思路。“五講”就是講政治、講學習、講規矩、講擔當、講實干。“六抓”就是抓思想、抓改革、抓規劃、抓項目、抓投資、抓隊伍。目的在于推動事業進步、產業發展。根據這一工作思路,今年重點抓好七項工作,也就是 “守好一條底線,實施一項工程,建設三館一校,實現兩個全覆蓋,辦好一節一會,發展一園一團,做好一梳理兩服務推動目建設,實現事業進步、產業發展。守好一條底線,就是守好安全底線,確保文物安全、播出安全、體育賽事安全、文化旅游市場安全。實施一項工程,就是實施文化惠民工程,舉辦戲曲創作人員培訓班,繁榮藝術生產,做好文藝送基層、戲曲進校園等工作。建設三館一校,就是建設新博物館、室內全民健身館、游泳館、新體校。實現兩個全覆蓋,就是實現基層綜合文化服務中心建成達標全覆蓋、文化協管員配備培訓全覆蓋。辦好一會一節,就是辦好第四屆中國雜技藝術節和首屆中國極限運動會。發展一園一團,就是繼續建設國際雜技產業園,組建旅游集團。搞好一梳理兩服務推進項目建設,就是梳理文化旅游資源,服務百城提質建設,服務文化旅游產業發展,推動國家稀有劇種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等重點文化旅游項目建設。
根據全年工作安排,“五一”期間市直和各縣區共安排了45項活動。市直三大景區:濮上園綠色莊國,5月1日至4日舉辦“五一”嘉年華·莊園狂歡節活動。國際雜技產業園,5月1日至3日4日,在水秀國際大劇院上演經典童話劇《霸王龍》《獅子王》《天鵝湖》《綠野仙蹤》,在水秀街舉行“五一”國際幻彩大巡游活動,在水秀宴舉辦“百戲展演”活動。三大特色文化小鎮:濮水小鎮,除了有戲劇展演活動以外,還有4月30日的幼兒趣味運動會、5月1日的漢服游園活動,海洋生物館、網紅搖擺橋、惠風塔正式對游人開放。東北莊大集古鎮,有“江湖八怪”傳統雜技演繹,每天58場循環演出,現場與線上購票均贈送古裝體驗券;另外,美食消費達200元送“江湖八怪”傳統雜技演繹票!班家耕讀小鎮有文藝演出、卡通人物游園、小丑和魔術表演、農耕生活體驗等活動。
各縣區結合自身實際,分別開展一系列活動。濮陽縣舉辦第二屆鄉村旅游節和第二屆渠村黃河魚湯節。(具體由濮陽縣文化廣電旅游體育局發布。)
通過文化旅游景點的打造,努力形成特色主題旅游線路。一是歷史文化旅游線路,以戚城、龍源景區、濮陽縣明清四街,清豐“五園”,南樂文廟、倉頡陵為重要節點。二是雜技欣賞體驗游線路,以雜技藝術學校、國際雜技產業園、東北莊原生態雜技園區、婁昌湖特色雜技村。三是三大特色文化小鎮游線路。四是鄉村生態游線路,沿濮渠路自老城至渠村公西集。五是黃河濕地生態游線路,從渠村公西集到臺前縣吳壩。六是紅色革命傳統游線路,以清豐單拐、范縣顏村鋪、臺前將軍渡為重要節點。
在開展文化旅游活動的同時,加強旅游基礎設施建設,推進旅游“廁所革命”。成立旅游集團,實施“引客入濮”行動。(具體由河南龍城旅游集團總經理李萬莉女士介紹)
慶祝建國七十周年濮陽市稀有劇種暨優秀精品劇目展演活動,4月28月至5月12日在濮水小鎮進行,有12個劇種、15家劇團、30場戲劇參演。12個劇種是:墜劇、大平調、大弦戲、目連戲、大鑼戲、柳子戲、棗梆戲、羅卷戲、四平調、山東梆子、豫劇。15家劇團是:南樂縣青年墜劇團、濮陽縣大平調藝術保護傳承中心、南樂縣承藝目連戲藝術團、南樂縣大鑼戲劇團、清豐縣柳子戲藝術傳承中心、范縣棗梆劇團、范縣羅卷戲劇團、范縣四平調藝術傳播研究中心、濮陽雜技藝術學校戲曲系、臺前縣棗梆劇團、臺前縣肖霞山東梆子劇團、濮陽縣豫劇藝術中心、清豐縣立公大平調劇團、濮陽市戲劇藝術傳承保護中心。30場劇目:《雙駙馬(上)》《雙附馬(下)》《闖幽州》《鍘郭槐》《薛剛打朝》《淤河姻緣》《五鬼拿劉氏》《長坂坡》《楊景征南》《反并州》《孝子張清豐》《抱妝盒》《天坡府》《徐龍鍘子》《海瑞搜宮》《并州太原府》《王寶釧》《石磨的婚事》《三夫人》《三哭殿》《蝴蝶杯》《珍珠塔》《賀后罵殿》《反西唐》《界牌關》《跑汴京》《臨潼山》《鍘美案》《清吏鄭板橋》《五世請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