場景一:起床氣,今天中午起床氣超級嚴重,睡醒了就開始賴幾。要抱抱,抱了一會兒好一會兒,又開始使勁兒哭。哭累了,平靜了,能睡一會,然后醒了又哭。我就一直在問他,寶寶,你怎么啦?是困了嗎?沒睡夠,媽媽抱著你,咱們再睡一會兒,好嗎?他會哭一會兒好一會兒。寶寶你是餓了嗎?姥姥做好飯了,媽媽抱著你出去看看姥姥做什么好吃的,好嗎?或者跟他說在飛機來了,媽媽帶你看看飛機好嗎?你早上說媽媽的鼻子撞歪了,你幫媽媽看看,現在歪不歪呀?啟發式,問了好多,問的時候他會停止一下,跟我有一個交流,過了一會兒還會再哭。其實我是知道的,他就是想吃奶。但是由于跟午飯的時間太近了,吃了母乳飯都吃不下去了,所以我一直堅持不給他喂奶。往常的話我會跟他交流,我們都是吃了午飯再吃奶的,還記得嗎?我說我們一吃完飯了就過來吃奶,奶水都給寶寶留著都是你的,沒有根沒有人跟你搶好嗎?他會聽我的,然后我們清醒一下就去吃飯,但是今天就是不行。真的是太嚴重了,哭了好久,聲淚俱下。我覺得這樣子下去不光奶吃不好,飯也是吃不好的。所以后來我就問她,寶寶,你是想吃奶嗎?他馬上就接了我奶奶。正中紅心!媽媽知道你現在特別想吃奶。但是我們要吃午飯了,如果吃很多奶的話,飯都吃不下去了,我們做一個約定,就吃一面,我們就去吃飯,好嗎?他說好。但是她一直在抽泣,這種狀態下吃不了奶,我就跟他轉移,說寶寶,你還記得嗎?哭的時候不能吃飯,我們平靜一下好不好?你一不哭我們就去吃奶,好嗎?他在控制自己,但是還是在抽泣。我說媽媽給你擦個大鼻涕吧,鼻涕都到嘴巴里了,嘴巴是用來吃飯和說話的,不是來接鼻涕的。就借著擦鼻涕的工夫,它慢慢的平靜下來了。我們就去吃奶了。邊吃邊跟他嘮嗑,問他剛才的感受,但是他不會回我。吃的差不多的時候,我跟他說,寶寶,還記得我們的約定嗎?我們該去吃午飯了。他是真的吃了挺久的,但是真的只是一側,怕你就自己松開了,臉上有笑容,自己后退下床,說地地。我知道他同意吃午飯去了。中午飯吃的還不錯,吃完了玩了會,然后又想起來吃奶的事情,過來叫我往屋里走,吃完了還是很開心的下床玩去了。整個過程持續很久,我覺得可能是他真的太餓了,我又恰巧在他旁邊,他就非常強烈的想吃東西想跟我撒嬌,但是我沒有滿足他,他就崩潰了。還好后邊的約定他有遵守,就是餓了,餓壞了…
場景二:下午陪玩一直在用轉移和啟發式提問。他要咬遙控車電線吃的時候,我說了電線臟不能吃不好用以后,我問他寶寶,你想玩積木嗎?跟媽媽一起玩積木,好嗎?積木在哪里來著呀?把它拿出來,我們一起玩。然后我們兩個配合著把積木盒子拿了出來,兩個人配合著打開盒子。倒出積木,拉小車,他喜歡輪子,對比著復習了不同顏色的輪子,后來又轉移到之前的遙控車那里。離開了一會兒,我想起來散落一地的積木,他光著屁股,坐下來太危險。我又問他,寶寶,你還玩積木嗎?如果不玩了,我們一起送積木回家好嗎?她自己顛兒顛兒的跑到積木那,我先做示范,扔進去了一個積木,然后跟他說,你一個我一個好嗎?遞給他一塊積木,他扔進去了,最后我們收完了所有的積木。他就跑掉了。我又問積木還沒有回家呀?媽媽送他回家好嗎?我們跟他說拜拜,明天再一起玩好嗎?他真的在拜拜,然后幫我一起送回原來的位置。我鼓勵他,寶寶真棒,今天幫媽媽一起收了玩具,送他們回家。
在游戲區喝完水水壺丟地上。我問他寶寶,喝完水了水壺要放哪里呢?沒回答。我們是不是要從哪里拿來放哪里去呢?我們給它放回桌子上好嗎?媽媽相信你能行的。他馬上爬起來,跑過去把杯子放到餐桌上。緊跟著鼓勵他,寶寶做得很好,你應該為你自己驕傲,水杯從桌子上拿下來又被你送回去了,好棒。其實之前一直讓他什么東西從哪里拿放哪里去,他大部分會記得,偶而反復。
類似的還有他去趴廚房門,看有什么好玩的,看到了蒸饅頭用的屜子,問我要,都是正常流程,我給他拿了,到了約定好的游戲區玩,今天玩完了自己跑到廚房,沖著我叫,我反應了一下才明白,我問他,寶寶是要把屜子送回家嗎?他說回家。我老感欣慰給它放回去,趕緊鼓勵他。長大了啊。
場景三:晚上姥姥用刀子嗆鍋底,有特殊的聲音,他很好奇,想過去,轉身向我說抱抱,我知道他想過去廚房。我假裝抱起來一下,很夸張的說,哎呦媽媽抱不動了,我們自己走過去好不好?媽媽領著你的手,我們一起走過去看看姥姥在做什么好不好?他沒反對,我就把他轉過去。牽著兩只手,從后邊陪他走了過去,一二一夸張的喊著。成功。嘿嘿,前一天爬圈看到老師在肉爸那的評論,這么大的孩子,會走了不走喜歡讓抱,引導孩子走路,用了一下,還好他沒反對。可能聲音的誘惑更大些,沒有過分關注是怎么過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