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吧里,有的人埋頭讀書,有的人對著電腦奮筆疾書,有的人翻看雜志,有的人在邊喝咖啡邊看手機(jī),有的人在沉思,也有人在聊天,還有人趴在桌子上呼呼大睡。
一次,碰到四位年輕的媽媽帶著小寶寶占據(jù)一角聊得熱火朝天,加上小寶寶奶聲奶氣的哭聲,以及大寶寶們在沙發(fā)上蹦跳著的歡笑聲,遠(yuǎn)遠(yuǎn)得似乎都能感受到她們是久未相聚了。我非常佩服她們相鄰的那幾位,只是偶爾的抬頭看看她們或者皺皺眉頭罷了。
臨走的時候我忍不住走過去跟她們講,“妹妹們的聲音有點(diǎn)兒大哦,旁邊還有一個咖啡廳,可能更適合帶小寶寶們一起聊天呢”。我沒留意她們的反應(yīng)是什么,接著說了聲“抱歉,多嘴了”就離開了。
的確,我是多嘴了!她們難道不知道隔壁就有一個較寬敞的咖啡廳嗎?也許,她們來這里就是為了讓孩子們從小就熏染一些書香氣的吧。
有一次,在兩位年輕女子旁邊坐下來,其中的一位自顧自地看書,另一位則全程手機(jī)談業(yè)務(wù),聊到興奮處時出去了幾次。后來她似乎也覺察到人們的眼光吧,聲線放低了些,但沒有停止聊手機(jī)。直到我離開,也沒見她翻一翻書。
又有一次,看到一位年輕的女孩正靠在椅子上讀書,從她不時咧嘴笑的表情里,知道她完全沉浸在書本里了。或許,正因為她的專注,忘記了她穿了一條酷酷的短牛仔裙。只見她光著左腳架在右大腿上,漂亮的拖鞋一只趴在右腳邊,另一只已飛到了桌子對面的椅子下方。
我起身過去彎身捅了捅她,指了指那只跑遠(yuǎn)的鞋。她似乎立即反應(yīng)過來,說了聲謝謝,但立即覺得有點(diǎn)兒不好意思起來。
哎,這不,又多嘴了。
還有一次,鄰座來了母子二人,男孩3、4歲吧,很是活潑,跑來跑去的。他媽媽硬是拉他坐下給他讀故事。孩子坐不住就鬧,她一邊哄他一邊讀,孩子則又扭身子又嚷嚷,她讀得抑揚(yáng)頓挫,原本就有些尖的聲音也伴著孩子的吵鬧聲不斷被抬高。反正我也是該離開了,又忍不住對孩子的媽媽說:“小帥哥好活潑可愛哦,可能他是想去外面玩吧”。她“哦”了一聲,接著讀書。
巧的是,后來又在另外一層樓碰上他們,孩子正好呼啦啦地迎面跑來,我看著孩子笑了笑,一抬眼看見她媽媽正注視著我,當(dāng)我也朝她微笑時,她卻立即將臉扭開了。哦,是對我有意見吧?當(dāng)然了,可能是我心胸狹窄而會錯意吧。
也是,為什么要多嘴呢?你算老幾,還建議別人怎么帶孩子,而且是在人家正在給孩子講書的時候!
進(jìn)書吧的人,不論是來這看書,還是來歇腳,或許多多少少都是想在這里借機(jī)沾沾書香的吧。想想書吧里的聊天聲、手機(jī)鈴聲、孩子們的哭笑聲及吵鬧聲,真心對那些能夠包容的人們感到佩服。
書吧是個公共場合,或許會出現(xiàn)各種有趣現(xiàn)象。但我始終認(rèn)為,帶孩子逛書吧固然是引導(dǎo)孩子讀書興趣的機(jī)會之一,但如果能夠借機(jī)培養(yǎng)孩子在公共場合的舉止禮儀,豈不是把大愛的種子灑進(jìn)孩子的心坎里了?而這個又涉及其它方面,媽媽們也是要自修的。想到這,多嘴就多嘴了吧!
拙文草字,請多指教。(圖片借自網(wǎng)絡(luò),這里謝謝攝影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