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無聊中找電影看,愛奇藝上竟然免費播放《摔跤吧!爸爸》,像中了大獎一樣開心。因為知道這部影片獲得了諸多好評和贊譽,尤其是主演阿米爾.汗為了成功出演先增肥后減肥的勵志故事,對我這樣沒有毅力的中年婦女簡直是太有吸引力了。用心理師周梵在《當你開始愛自己全世界都會來愛你》里的一段話來解釋:每個吸引我們的人,身上都有一些可以填補我們內心空調的特質,要么是我們壓抑的、不敢做出來的,要么是我們對自己有評判、希望對方來填補的。
??????? 電影取材于印度著名摔跤手馬哈維亞·辛格·珀尕的真實故事。影片其實是父親未能實現的理想轉嫁到女兒身上,從育兒的角度肯定是很不合理的。但是在印度那樣的國度背景里,卻體現了一種深沉的父愛——因為摔跤讓馬哈維亞的女兒們掙脫了14歲嫁人的命運。印度女性生存艱難,只是作為男人的依附而存在。沒有錢的人家是嫁不出去女兒的。所以女孩子生下來就被看做是一種負債。而且幾乎沒有任何地位。據說影片在中國大陸的放映版本,被刪掉了主演的一段話:“我不要讓她們被人選擇,我要讓她們去選擇自己喜歡的人。”不明白因何緣由刪去這段話,它實際上是很有道理的呀。名義上,中國女人的地位很高,但骨子里的一些男尊女卑的觀念仍在,仍然影響著女性的獨立成長。
????????影片非常真實地描述了一家人對男孩的期待,眾相鄰的各種偏方妙招的幫助,馬哈維亞仍然只有四個女兒。本來他已經放棄了。不過有一次,兩個大女兒跟男孩子們打架,結果他發現女孩也可以摔跤;接著跟妻子約定一年,一年里兩個女孩不用做家務、妻子不干涉他的事,從而全力投入對孩子的訓練當中。說是魔鬼訓練真的也不為過啊!早上5點起床跑步,像奴隸一樣生活、如果抗議就剪掉她們的頭發、丟到河里游泳、不許吃辛辣美味的食物、發現孩子們力量不夠時學習怎么做雞肉給孩子補充營養等等,父親在女孩的成長過程中投入了巨大的心力。吉塔第一次參加比賽,選了場上最厲害的選手對戰;雖然輸掉了,但是賣場為了眼球經濟效應,竟然獎給她50盧幣。而這每一次的比賽成績都被爸爸珍藏起來。在影片的后半段,因為賽前爸爸私下幫助兩個女兒訓練被國家隊教練投訴,爸爸把這些物品擺出來給體育學院的仲裁委員看。事實上,當時家里經濟困難,連買專業的塑膠墊子都需要找體育局去申請,但是也被拒絕了。這樣一路比賽,直到吉塔拿到了國家級比賽的冠軍,她有機會進入專業的體育學院去訓練和學習,并一度對父親的舊的訓練方法產生了質疑。雖然在國內,她是頂尖的選手,但是一進入國際賽事就遭遇首輪淘汰。妹妹芭比塔也慢慢成長為全國冠軍。父親一邊對妹妹的進步感到驕傲,一邊憂慮大女兒的狀態。無論做什么,一個人必須是拿她的長處來比拼才是最有效的。父親非常了解女兒的長處所在。吉塔的失利就是在賽場上用了自己的弱處去出佂,父親發現了這個問題的根源。
????????他并沒有硬碰硬,而是囑咐女兒按照教練的要求執行,自己私下給她加料訓練和營養方面。這些不巧被其他的隊員發現,國家隊教練在這部影片里被刻畫得有點黑。吉塔的初賽、1/4決賽和決賽,是影片用了大量的時間去刻畫的,以至于我這個體育外行也知曉了一點摔跤項目的評判規則。吉塔最終獲得了成功,她把她的成功歸因于父親的堅持。她說“爸爸一直相信我可以!”看到這里,我也落淚了。哈哈,感性小女人也。????
??????? 是的,落淚的那會我在想:“我的父親也是一位明智的爸爸,為什么我沒有能夠獲得成功?” 有多少路,是父親指出來過,而我沒能堅持走下去的?影片中,吉塔和芭比塔也用了消極的方法來反抗父親的專制。是那個14歲的新娘點醒了她們:“他是為你們著想,把你們當成他的孩子,為了你們與世界對抗,為了你們忍受世人的嘲笑,就是為了讓你們能夠主宰自己的未來”,否則要一生與鍋碗瓢盆為伍,嫁給從未見過的男人。不得不說,這個小新娘也是個智慧的孩子。
????????成功的路上并不擁擠;成功的路上,只要與己為敵。這個充當摔跤教練的父親,只是一個引路人而已。真正執行的是兩個女孩,吉塔和芭比塔。當然父親的智慧,無疑是她們人生路上最好的助力。當羨慕別人的時候,我又在做些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