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杰:
今天你走心寫作了嗎
很小的時候就聽說血型,分A、B、O型。我們在討論自己可能屬于哪一種,聽說O型是萬能血,感覺非常厲害的樣子,心里想我會不會也是。
六七歲的時候,心里想我要不要去醫院全身檢查一遍,我就知道自己屬于那一種類型了,肯定可以像電視上的“超人”一樣厲害,可以救很多很多人。這是我很小的時候的想法,想做一個“大英雄”。
這個疑問一直陪伴著我上大學,體檢過很多次,每次抽血都在想屬于那一種類型的。在大學加入紅十字協會之后,開始了解無償獻血和造血干細胞。每次紅十字會獻血車進校我們都會組織現場紀律和做好簽到工作。紅十字協會承辦了“獻血車進校園”主題活動,活動之前,我協會向全院同學進行了宣傳和動員工作。
雖然已近寒冬,但是奉獻愛心的熱情卻在校園的每個角落彌漫著。現場的每一位醫師動作迅速而又細致,熟練而又謹慎,他們知道他們的每一步動作都負擔著對健康的保證、對生命的責任。“獻血車進校園”活動,為有意愿參加無償獻血活動的同學、老師提供了方便,通過多形式的宣傳也讓更多的人了解一些獻血常識。同時,我們也希望有更多的人加入到無償獻血行列中來。伸出你我的手,用愛心為生命加油!
半年才有一次獻血車進校,記得第一次想無償獻血的時候,那一天剛好小感冒了。只能等到半年后,看到同學拿著紀念品,我心里也想。
做為紅十字協會的一員,我們要細心地檢查是否符合要求獻血。從身高、體重、熬夜、生病、喝酒等……方面進行,細心為每一位同學解答疑惑。
每一次做活動我都會看一下自己的會牌,上面寫著,“人道、博愛、奉獻”是紅十字精神。以前參加講座的群每隔一時間就會更新信息,說去那里做公益活動了,還有現場活動,很多人獻血到一百次或兩百次給自己辦一個慶典,希望看到更多人加入這個公益事業。
記得我第一次獻血,前一天早早就睡覺,早上也不敢亂吃東西,等獻完血才吃。做為紅十字的一員,終于可以做一次榜樣,讓那些不敢獻血的同學增加一點勇氣。到我獻血的時候,醫生問我以前有沒有獻過血,我說沒有。
首先抽一點點血出來,檢查血型,是否符合健康標準。等待結果的時候,我還在照顧之前抽血的同學,有一些比較體弱,特別是女生。做好保溫工作和喝一點溫開水加一點糖,因為獻血車上不能讓那么多上來,所以我能幫忙的,我都很熱情的做了。
醫生出來的時候說,“可以抽血,你可以去后面等著了。”心里一直想知道自己屬于什么血型,慢慢地翻開自己的獻血證。上面寫‘A’型,終于解開我十幾年的疑惑了。
看到護士拿在手上的器具,心里還是有點怕怕,因為抽血的針有點大,看起來有點嚇人。眼睛一直看著護士的動作,好像被螞蟻咬了一口,就沒感覺了。看著血從動脈流到血型里面,這一刻感覺很漫長。
下獻血車的時候,拿著自己的紀念品——小雨傘? 上面寫著紅十字會紀念品,下面寫著“人道、博愛、奉獻”紅十字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