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號即日起,開始分享一系列關(guān)于“愛情”的心理咨詢案例。案例源自同行業(yè)的分享、督導案例以及咨詢師個人的從業(yè)經(jīng)歷。故事情節(jié)與人物均有做“文學化”處理,如有雷同,純屬巧合。
心理咨詢不帶有道德評判,案例分享只希望能讓大家更多地了解心理咨詢是怎么一回事。希望正在被心理問題困擾的朋友及時向?qū)I(yè)的心理咨詢師求助。
故事系列一
白發(fā)春心 | 一個皺紋滿面、年過半百的五十歲老太,為何會讓一段感情折磨得痛苦不堪?
為情而生死兩難
在下一個時段,張阿姨劈頭就告訴我,這個星期過得真可怕。她對心理治療始終懷著難取難舍的態(tài)度。“我知道我有必要看大夫,不看大夫會要我的命。可是每一次談到以前的事,接下來那個禮拜就慘了。治療時段就只是搬石頭砸自己的腳,成事不足敗事有余。”
我不喜歡她講話的那副德性。這是賣弄風情的前奏?她是在告訴我為什么她這一次接受治療也要半途而廢?
“這個禮拜真實度日如年,是哭過來的。整天就是想著馬軍。我不可能和我先生交談,因為我腦海里只有兩件事就是馬軍和自殺,都是不能說出口的。”
“我永遠永遠不會和我先生談到馬軍的事。幾年前,我告訴過他,我無意中遇見馬軍,稍微聊了一會兒。我一定是說太多了,因為后來先生說,他相信馬軍多少和我自殺的事情有關(guān)。”
“多談點你先生吧。”張阿姨說到她先生如果知道這些往事一定會殺了馬軍,語氣之激烈令我震驚。
“我認識我先生是二十年前的事,我在北京參加職業(yè)舞蹈團。我不愿意為了要生小孩兒退出舞團,卻在十八年前被迫退休,因為大趾頭關(guān)節(jié)炎。至于愛情,我年輕的時候可是有好幾個籮筐的情人。你看過我的照片——你坦白說,我是不是很漂亮?”
她滔滔不絕,我根本沒有插嘴的余地。“可是,和我先生一結(jié)婚,愛就沒了。有勇氣愛我的男人很少——有是有,小貓兩三只——個個都被我先生嚇壞了。偏偏他在十五年前就不碰我了。他這個人,事情半途而廢最內(nèi)行。我們現(xiàn)在難得碰一下,也許兩人都有不對的地方。”
我正要問她先生半途而廢最內(nèi)行是什么意思,但是張阿姨開口像水銀瀉地。她有話要說,卻不是要對我說。她絲毫沒有聽我的反應(yīng)的意思。她把眼光閃一旁,通常是往上方看,仿佛回想往事出了神。
“還有一件事,我只能想不能說的,就是自殺。我遲早會自殺,只有這樣才能解脫。可是我不曾透露一絲絲的口風。我上一次自殺,幾乎要了他的命,害他中風,不嚴重,轉(zhuǎn)眼間卻老了十歲。我在醫(yī)院清醒過來的時候,想了很多我?guī)Ыo家人的不幸,當場就下了幾個決心。”
“什么樣的決心?”根本是多此一問,因為張阿姨說得正起勁,欲罷不能。我只不過是覺得有必要開口。信息源源不斷出籠,我們兩人之間卻談不上有接觸。就算我們各據(jù)一室也沒什么差別。
“我決定永遠不說也不做任何可能造成我先生痛苦的事。我決定把一切都給他,大事、小事、什么事都順他,他要用一房間放他的運動器材——好啊。他要去墨西哥度假——好啊。他要參加教會的交誼活動——好啊。”
她注意到我對教會交誼活動的怪異表情,解釋到:“三年來,自從我知道我到頭來還是會自殺以后,我就不想和別人打交道了。新朋友的意思只不過是說更多的再見,傷害更多的人。”
我知道很多真正經(jīng)歷過自殺的人,他們大難不死的經(jīng)驗通常也是脫胎換骨的契機,人格變得更成熟,智慧變得更深刻。與死亡打照面通常會促使人認真質(zhì)疑往常的人生目標與所作所為。
大病一場而死里逃生的人也一樣:有許多人唉聲嘆氣“真是可憐,我居然得要等到現(xiàn)在,癌癥已入膏肓,才曉得如何生活!”
然而,張阿姨就是不一樣。與死亡擦肩而過卻幾乎空手而返,這種人我實在少見。她大量吞食安眠藥又撿回一條命之后所下的決心,難道她真的相信對她先生的要求不假思索一概答應(yīng),對自己的愿望與想法諱莫如深,這樣就能使她先生快樂?再者,對她先生而言,他的太太一言不語,以淚洗面度過人生的最后一個星期,然后撒手人寰,還有什么比這更難挨的?
張阿姨這個女人,自欺欺人堪稱一絕。
?自我夸張的情懷
她談到馬軍,自欺欺人如出一轍。
“他一言一行都是文質(zhì)彬彬,任誰一見到都會怦然心動。護士沒有一個不愛他的,他對每一個都關(guān)懷備至,叫得出她們孩子的名字,一個禮拜總有三四天會帶糖果給她們。在那二十七天期間,我們一道出去的時候,他從來不會忘記說一些使服務(wù)生或店員受寵若驚的話。你知道佛家打坐嗎?”
“知道。事實上,我——”但是張阿姨等不及我把話說完。
“那么,你一定知道“慈愛靜坐法”。他一天要打坐兩次,還教我打坐的方法。就是因為這樣,我怎么也想不透他會那么絕情。他那樣老僧入定,真會要我的命。有時候深一層去想,我覺得他不是那樣的人——教我要放得開的人靜想得出比不聞不問更可怕的懲罰。這幾天來,我愈來”——說到這里,張阿姨的聲調(diào)低了下來,簡直是喃喃自語——“愈相信他存心逼我自殺。這個想法瘋狂嗎?”
“我不知道是不是瘋狂,倒是聽來像是萬念俱灰、錐心刺骨的想法。”
“他在逼我自殺,要甩掉我杜絕后患。只有這么解釋了。”
“可是,你想歸想,這些年來還是處處為他著想。為什么?”
“因為我要留給馬軍一個好印象,這是最重要的。只有他能給我快樂,我不想把這僅有的機會也豁出去。”
“但是,張阿姨,已經(jīng)八個年頭了。你已經(jīng)八年沒有他的音訊了。”
“還是有機會——不大就是了。但是,百分之二,甚至百分之一的機會,也勝過沒有機會。我不敢奢望馬軍會再愛我,我只是要他關(guān)心我還活在這個星球上。有所要求并不算是過分——我們在公園散步時,他為了閃避蟻丘,唯恐驚擾螞蟻,差點兒扭傷腳踝。對螞蟻尚且如此,在我的路上施舍一點慈愛,他當然辦得到。”
這么的反復無常!剛剛還說得咬牙切齒,幾乎是在挖苦,現(xiàn)在卻又捧上天。雖然說我正逐步跨進她的經(jīng)驗世界,對于她溢美馬軍的夸大之詞也慢慢地見怪不怪,她下面一句話還是夠我吃驚的。
“只要他一年打一通電話給我,聊個五分鐘也好,問問我的近況,讓我知道他在關(guān)心我,只要這樣,我就可以活得快快樂樂。這個要求過分嗎?”
我還沒見過有誰能賜給另外一個人這么大的力量。想想看她說的,一年一通五分鐘的電話就能夠藥到病除,真實不可思議。我腦海中閃過一個念頭:假如我走到了山窮水盡的地步,倒可以試試她的辦法!我看的出,要矯治她的心理,情況并不樂觀:張阿姨的自欺、缺乏心理意向,抗拒內(nèi)省以及自殺的沖動,凡此種種跡象是警訊,提醒我要小心。
然而,她的問題令我深深著迷。她癡情執(zhí)迷——難道不是嗎?誠可謂不屈不撓,八年的生命盡瘁于此。盡管如此,此冥頑的強迫觀念看來卻是根基薄弱。只要稍微使把勁,靈竅一通,連根拔除應(yīng)該不難。
然后呢?在這強迫觀念的底層,我會有什么發(fā)現(xiàn)?我會發(fā)現(xiàn)人類經(jīng)驗金玉其外敗絮其中的殘酷事實?這一來,我就可能對愛的作用真正有所認識。
同樣的原則可以適用現(xiàn)在的情形嗎?雖然這個類推悖逆人性常情,連我自己都感到不寒而栗,我還是忍不住興起這樣的想法。就目前而論,張阿姨的愛顯然是一種逃避,是抵抗年老和孤獨的一面盾牌。馬軍占的份量微不足道。愛——如果愛是關(guān)懷、付出、無所求的人際關(guān)系——也不多。
還有其他征兆也引起我的注意,但是我不想去理會。我可以,比方說,認真考慮張阿姨長達十幾年的精神治療!
如今回想當時的心態(tài),我知道我當時只是找借口來排除心頭的顧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