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是長期而復雜的工作,越需要保持政治定力,反腐敗斗爭尤其如此。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屆中央紀委六次全會上發表重要講話強調:要保持反腐敗政治定力,不斷實現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一體推進的戰略目標。總書記的重要講話為持續推進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釋放強烈信號,提供重要遵循。
勝非其難也,持之者其難也。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持之以恒正風肅紀反腐,堅定不移打虎拍蠅獵狐,以優異的答卷最大限度地贏得了群眾的擁護、信任和支持。成績雖然顯著,但各級紀檢監察機關并沒有因此而一勞永逸,從肅清孫力軍政治團伙流毒,到深挖徹查李金早、童道馳案件背后“影子股東”“影子公司”等隱性腐敗,再到查處王富玉、周江勇等政治問題和經濟問題交織的腐敗案件;從嚴打蔡鄂生、何興祥等金融“內鬼”,到清除楊福林、蒙永山等政法隊伍“害群之馬”,再到揪出謝長軍、尹家緒等靠企吃企、損公肥私的“蛀蟲”……在我們黨慶祝百年華誕之際,中央紀委國家監委和各級紀檢監察機關始終堅持反腐敗無禁區、全覆蓋、零容忍,彰顯了我們黨堅定不移推進自我革命、一以貫之全面從嚴治黨的信心和決心。
唯有在精神上站得住、站得穩,黨員干部才能在驚濤駭浪、糖衣炮彈面前巋然不動、挺立潮頭。我們要清醒地看到,在反腐始終保持高壓態勢下,仍有一些領導干部不收斂、不收手,心存僥幸、頂風作案。物必先腐,而后蟲生。干部腐化墮落從表面上看是意志力薄弱,在權力和金錢漩渦中放任自流,最終迷失自我、不能自拔,根子上還是因為沒有養成健康的從政心理,導致理想信念的總開關失守,精神上缺“鈣”。如何把牢“總開關”、補足精神之“鈣”?需要紀檢監察機關強化政治監督,督促廣大黨員領導干部把學習當作“特效藥”來按時、聯合、足量“服用”,堅持按時讀原著、學原文、悟原理,堅持把學習領會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同學習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貫通起來;同“三嚴三實”專題教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黨史學習教育結合起來。在不斷地學習中完成思想淬煉和精神洗禮,養成積極健康的生活情趣和興趣愛好,做到不為權色所動、不為金錢所淫,把好用權方向盤,系好廉潔安全帶,讓信仰之基更加牢固,精神之鈣更加充足。
對身上的“腐肉”最好的治療就是親自拿起手術刀來“刮骨療毒”。各級紀檢監察機關要繼續發揚歷史主動精神,敢于斗爭、善于斗爭,緊盯反腐敗四個“任重道遠”,對在黨內搞政治團伙、小圈子、利益集團的人毫不手軟,堅決維護政治安全;要堅持受賄行賄一起查,探索推行行賄人“黑名單”制度,斬斷“圍獵”和甘于被“圍獵”利益鏈、破除權錢交易關系網;要加大金融、國企、政法、糧食購銷等領域反腐敗力度,做實以案促改、以案促治;要健全部門協作配合機制,拓寬監督舉報渠道,精準應用大數據等手段讓任何貪腐手段無處可藏;要加強廉潔文化建設,引導干部樹立正確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政績觀,促進干部克己奉公、以儉修身。
擇一事,終一生。我們要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堅決響應黨中央號召,堅決打好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這場攻堅戰、持久戰,只要我們保持初心,始終向著“徹底鏟除腐敗滋生土壤”這個目標堅定前行,用一生去拼搏奮斗,就一定能有所成就,讓人生更加出彩!(段德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