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聽友私信我說,她和他男朋友總是吵架,三天一小吵,五天一大吵。覺得再這么吵吵下去就要分手了,問我怎么辦?
我就給ta講了一個我在歡樂谷親眼看到的故事。
前一陣子,我和朋友去歡樂谷玩兒,在過山車那邊排了好多的人,又累又熱又擁擠,心情也不是很好。
前面一對夫妻剛開始的時候還不受影響,一起開玩笑聊天,可能是因為天氣燥熱和隊伍緩慢,先生先受不了了,跑到前面去看了幾次。可是太太還是繼續找話題逗他開心。但先生的情緒顯然受到了影響,皺著眉頭不說話。太太就撓他癢癢,說:“笑一笑嘛,笑一笑嘛。”
先生一邊躲,一邊說:“別鬧了,笑不出來。”
太太還是沒收手,先生大吼一聲:“你干什么啊你,不分場合地點,就知道瞎胡鬧!”
周圍的人都向這邊看過來,太太有點尷尬,停住手。站在后面的我看熱鬧不嫌事兒大,覺得要爆發一場家庭大戰。
出乎我意料的是,太太居然沒爆發,只是略帶嗔怪(還有一點嬌羞)地白了先生一眼,說:“不鬧就不鬧,你發什么火呀,天已經這么熱了,你再加把火還讓不讓人活了。”
先生聽到太太這么說,語氣開始緩和:“還不是排隊排得人心煩。”
太太說:“是嘍,心煩就可以吼老婆,安全啊,吼別人有挨揍的風險。”
排在夫妻前面的一位大哥回過頭來,說:“誰說的,回家跪搓衣板也受不了啊。”
先生:“我們家沒搓衣板。”
太太:“可是有電腦主板”
后來大家都笑了。
我在心里默念,這姑娘脾氣也太好了,我們很多人要是遇到這種情況,估計不是大吼回敬,就是也拉耷個臉,還他以顏色。
這個世界沒有完美人,兩個血肉之軀一起相處,總會有情緒化和失控的時候。如果我們可以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讓兩個人之間的怒氣落在一個彈性地面上,那么誰也不會被誰傷到。
如何解決沖突,是比矛盾本身還要重要的事情。
心理學家黃維仁認為:
我們很多人今天在親密關系中所打的仗,多半不是現在的仗,而是在打過去沒有處理完的糊涂仗。有數據說明:大約九成的伴侶沖突,來自我們的過去,只有10%是新問題。
了解了這一點,就會清楚,為何伴侶的一句批評、指責,或者不好聽的話就能令我們失態,進入戰爭狀態,只是因為這讓我們想起了過去的諸多不愉快,那些曾經我們以為都過去了的爭吵、傷害,其實從來都沒有過去,而是埋在了心里,時刻等待爆發。等沖突和矛盾出現的時候,它們就會跳出來作祟。而人只有在安全的關系中,人們才愿意表達愛、善意、悲傷等脆弱的情緒。而人變得強勢、憤怒、富有攻擊性,常常都是缺乏安全感造成的。
如果相互信任,相互坦白,也許就沒有那么多過不去的矛盾,日子終究是要過下去的,什么都沒有吃飯重要,心平氣和的吃一頓飯。可能一頓美味吃下肚,就不會那么生氣了。
或許,吃飽的人,脾氣也會好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