戀戀筆記本
一生至少該有一次,為了某個人而忘了自己,不求有結果,不求同行,不求曾經擁有,甚至不求你愛我。只求在我最美的年華里,遇到你。”
或者文藝一點說
“茫茫人生,或有一人。陷其所愛,忘乎所以。不問初心,不為相期,不望相守,不許相依。只愿爛漫時,與子共相棲。”
這大概就是概括這部電影思想的臺詞吧,很多人都不解這樣一部愛情電影為什么能夠成為最經典的一百部電影里。它劇情老套,情節不合理等等等等的原因,都不能阻擋它成為眾多影迷眼中最經典的愛情電影之一。與《兩小無猜》和《怦然心動》相并列。
《戀戀筆記本》改編自美國著名暢銷言情小說家尼古拉斯·史帕克的同名小說,貌似這位史帕克善于刻畫曲折而唯美的愛戀,他筆下的愛有那么一絲超脫世俗的執著和甜蜜,而此君的名頭在愛情片的世界里不算陌生,他所描述的動人愛情故事一再被搬上銀幕,如《一樽濃情(Message in a Bottle)》,又如《初戀的回憶(A Walk to Remember)》。
影片的開頭,舒緩的音樂,靜謐的紅湖中一個男人悠閑的滑動船槳,勾勒出一幅小村莊平靜生活的樂圖。就在這樣一個地方,一個白發蒼蒼的女人佇立療養院透過窗戶看著這美景。
音樂一結束,一個年滿的老人出現在醫院的長廊中,他說自豪的說“我,沒有什么特別的。只是一個,有著普通想法的普通人,過著普通的生活。沒有人為我立碑著書,歌功頌德,我的名字也將很快被人遺忘,但是在一件事情上,我比任何人都要成功,我全心全意地愛著一個人。而且對我來說, 這就足夠了。”
這個年邁的老人日復一日的為這位老年癡呆女人講述著,筆記本上他們曾經相愛的故事。
影片是以回憶的手法拍攝,一層一層剖析這這份愛,從倆人17歲相遇的浪漫唯美開始,再到歷經7年的不曾相遇的思念。七年后相遇時,女主角艾麗說“那是我們都是孩子,但是我們真的愛了”。
有人說“最令人動容的不是諾亞和艾麗當時愛的多深,初戀誰都投入。而是,錯過了彼此多年,他們身邊都有了別人,但當他們再次遇見,諾亞和艾麗還是選擇了彼此。褪去了青春的荷爾蒙我還是選擇你!”這份感情太像童話,可人民終究是喜歡美好的東西,這份感情超越了生死,超越了疾病,超越了階級,超越的時間。
整個電影畫面流暢旖旎,似捕捉住了自然景觀的綺麗多姿,十分悅人眼目,仿佛三步一景致、五步一副畫,又仿佛每扇窗都是畫框,將美妙的景色定格其間,無論黃昏晚霞映紅天邊,還是飛鳥翩然結伴與還,無論白色屋舍的浪漫溫馨,還是泛舟水上的恬然靜謐。對于觀眾來說無疑是賞心悅目的。
影片的結尾,艾麗和諾亞兩個人躺在病床上。靜靜等待死亡的片段讓人記憶尤為深刻。
“你覺得我們的愛可以創造奇跡嗎?”
“我想可以,正是因為愛每次都把你帶回我身邊。”
“你覺得我們的愛能把我們一起帶走嗎?”
“我想我們的愛可以讓我們無所不能。”
“我愛你。
”“我也愛你。”
“晚安。”
我們總會經歷生離死別,我們不是時間旅行者,無法知曉何時生病,何時死亡。只有在活著的時候好好珍惜身邊的每一個人,愛發生在每一個人身上,在影視劇上,總是以愛情的形式來表達愛。這種愛情更富有表現力和感染力,而這部電影從青少年時期的愛情過渡到了老年的親情。每一種感情都有它自身的張力,每一種感情都要值得珍藏,每一份愛都需要被守護。
“最好的愛能喚醒我們的靈魂,激勵我們追求理想,點燃我們心中的激情之火,也能給我們的內心帶來安寧。”
我認為影片在很大程度上給傳達出一種思想,當你陷入抉擇是,一定要問問自己“what do you want”.
你不知道自己20年30年以后會在哪里,會過怎樣的生活,所以當下就在選擇時問問自己到底喜歡什么。不管是未來的職業,未來的丈夫,未來的人生。都一定要問問自己內心,什么是真真想要的,我們都是在想,父母怎么想,朋友怎么認為,對象如何看待,或者是哪一個對自己更好。但是這些都不是你內心所想的。你一定要選擇自己想要的。無論結局怎樣,都不過是一次經歷。
若要問,過程和結果哪一個更重要。
我活著,從來不是為了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