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逸飛?
因為公司的安排,偶爾需要出差來完成相應的工作任務。每出差到一個地方,但凡有老朋友或者老同學在,我總是會提前告知并積極的約見。
不是為了見面拍照發個朋友圈顯擺,只是因為:可能此一面便是我此生見他的最后一面。
因為這樣的心態,我約見起老同學來總是特別積極主動和直接。
我約見的心態也是極其單純的,只是許久不見,那么便見見,沒有利用的心態,也沒有攀比和攀高枝的想法。
如果對方認為我約見的動機不良,那么我也不在意,我只是想在有生之年見你最后一面罷了。
上周去青島出差,在出差前我便與在青島的三個認識的人打過招呼,說到時約見。出差之前,我委托朋友買了三份譚門玉化硨磲,批發價300,市場價估計800以上的手鏈。此外,也準備了些海南特產,就當是一份心意帶給同學和親戚們。
這三人中,其中一位是我高中同學兼室友,關系一般,上高中時我們都是女屌絲。她性格比較奇葩,在宿舍經常被本溪和丹東來的同學合力欺負。印象最深的是她非常喜歡吃,清晰記得她坐在床上(我和她對床,我們都住上鋪)吃著吐司夾著奶粉,一邊吃一邊說好吃的樣子。也記得,她吃了她媽媽賣的安利香皂給我們看,并告訴我們安利香皂是可以吃的。
高中畢業至今有14年了,這14年,我們幾乎沒什么聯絡。有了微信后我們互相加了微信,互相評論評論朋友圈。有一次,因為她的公司要開網站,找合作的網絡公司,我便把大學同學介紹給她,她打電話過來詢問,講話口音和語氣相比高中都有了極大的變化,商人味道很濃。
青島出差,我第一個便是見了我這14年未見的同學。我微信上約見她,她其實并不樂意,說正好她有朋友,一起吧。其實大學畢業多年,大家都有一定的經濟基礎,有房有車,也并不差一頓飯兩頓飯的錢,說實話我不過想實實在在地與老同學聚聚,并無他念。
我在發微信感覺她態度中的不樂意后,就也不再與她聯絡。
到了青島以后,她開始與我聯絡了,告訴我她定了哪家酒店,讓我去。
于是我就往返打車花了200多塊錢帶著老公孩子到他定的飯店吃飯。
見了面,發現她還是那么瘦,打扮非常入時漂亮,身材非常好。
與她同行的還有從沈陽剛過來的兩位女博士。
酒桌上,難免要喝酒舉杯,我覺得同學間喝酒就會比較隨意,不需要太多繁文縟節。
可我們的酒喝得卻并不隨意,高談闊論,從不落地,就連為“天下太平”干杯的話都出現了。
同學說話的腔調很難形容,感覺是個領導架子十足的領導者。
同學宴結束后,我的感觸更加深刻了,原來我們依然是如此的不同。
不過,要問我這面是否值得一見,我倒還是想說,也許這是我們此生見得最后一面呢,所以見見還是值得的。
第二位我要見的人是我的二姐。二姐是我親大姑家的二女兒,是我從小的偶像。我高中以前的名字叫“王昌岳”,其實我喜歡這個名字要勝過我現在所用的名字,至少沒有那么多重名的。這個名字是我奶奶取的,奶奶雖然沒有讀幾天書但口才卻是極佳的,她一心羨慕著大姑家的二女兒能讀書,所以便借了二姐名字中的月字來給我做名字,起名字時的原話是:“我們叫王昌岳,王昌岳能念書。”就這樣,我成了村子里出現的第四個大學生。
小時候,父母經常教育我要向二姐學習,因為二姐通過自己的努力考上了大學,生活在了青島這座城市中。
我父親這邊的親戚中有兩個厲害的人物,一個是青島的二姐,一個是海南島的叔叔。所以,青島和海南島對于老王家的孩子們而言都是夢幻般的地方,而二姐和叔叔對我們而言都是偶像和榜樣一般的存在。所以考大學,青島和海南便成了父親的兩個最佳選擇。最后父親選擇了海南,于是我便失去了去青島讀書和二姐近距離接觸的機會。
雖然二姐一直對我來說都是榜樣和偶像,但而立之年的我卻也從沒有機會見二姐一面的。也就是說,我活到了三十二歲,卻從未見過我的二姐。
我幻想中的二姐是扎著大馬尾,聲音甜美,真正通了電話,卻發現二姐的聲音似乎與我想象中的不同,二姐的聲音是有年紀的聲音了。到了二姐家,一開門見到了真正的二姐,卻發現二姐與我想象中的樣子也是不同的,身材也似中年婦女一般發福了的,但眼睛卻讓我覺得很熟悉,眼睛還是像了我大姑夫的。所以,見了依然親切。到二姐家,雖然是第一次,雖然陌生,但卻很親切,二姐夫為人也非常隨和,喜歡孩子,一直陪著安安玩耍。安安在二姐家度過了一個開心放松愉快的夜晚。
聊天得知,二姐是66年出生的,我的父親是62年出生的,母親是65年出生的,二姐的年齡與我父母的年齡是相仿的,也就是我出生時二姐已經在讀大學了,難怪我活了32年卻從未見過二姐。另外,二姐雖然與我同輩,但卻與我的父輩年紀相仿,所以價值觀和人生觀與我的父輩是類似的。非常勤快,也非常節儉,完全顛覆了二姐本來在我心中飄在空中一般的形象存在,取而代之的是更加親切和接地氣的二姐。讓我感覺非常舒服和自然。
與二姐的相見,絕對不會是此生最后一面,因為我們是親戚,逢年過節回家總會相聚,總會再見的。
第三個我要約見的是我高中最好的朋友李瑩瑩。我和她是真的好友,無需多言的那種,彼此理解,性格類似,互相體諒。瑩瑩因為工作的關系,最終沒能從連云港趕到青島,雖然我們沒有見到面,但電話聯絡依然親切和要好,我想我和瑩瑩總是再相見的。因為我們都會為我們的相見努力地爭取機會。此生能有幾個知心好友,有了那么便要分外珍惜。瑩瑩就是我分外珍惜的朋友。
青島之行7天,算是深度游了,除了黃島外,青島能玩能去的地方我們都去了。在有生之年,多去看看世界,多見見好友漸漸成了我和李同鞋共同的愛好和追求。
下一次,下一站,再去一個地方,我還是會積極地約見那些許久未見的朋友。
也許,這一見,便是我們此生最后一次相見。
即便你覺得不值得與我相見,我也要努力去見你一見,無關人脈,無關利益,沒有功利心,沒有攀比心,只是單純地想見你一見。
無論你是否樂意相見,我都會真心祝福你幸福快樂,順意安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