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城,給我的最多的感覺就兩詞:簡單,干凈。
這部小說之所以受到那么多人的喜愛,大概就是因為它很純、很凈、很暖。
一切美的東西,都是簡單干凈的,就像那詩《從前慢》、那電影《情書》、那歌《貝加爾湖畔》、那散文《河塘月色》、這小說《邊城》、……
爺爺的善良、純樸、寬厚、真摯,翠翠的單純、可愛、害羞、小心思,大老的癡情、直率、友善,二老的敢于追求、浪漫、執著、苦情,都深深地吸引著我。每一個人我都喜歡,祖父對孫女深厚無私的愛,當知道孫女喜歡二老后,努力去為孫女爭取幸福。
二老唱的情歌,大老的離開,順順父子對于祖父的冷淡,中寨人用碾坊作陪嫁的誘惑,二老既念著哥哥的死,且得不到翠翠的回應,又被家中人逼著接受那座碾坊,因此賭氣下行,祖父的死因又如何與翠翠有關……,所有的一切,讓人心疼,讓人可惜,讓人喜歡著這個不幸的女孩。
“這個人也許永遠不回來了,也許明天回來!”沈從文先生的結尾收的很好,給足了人想象的空間。
我認為這個人肯定會回來,因為那里有他愛著的人,有他滿滿的回憶。
“到了冬天,那個圮坍了的白塔,又重新修好了。可是那個在月下唱歌,使翠翠在睡夢里為歌聲把靈魂輕輕浮起的年青人,還不曾回到茶峒來”
那些一個又一個孤單的夜晚,不知翠翠是如何度過的。我想,她定是在夢中再次聽到了祖父與她開玩笑讓她選擇歌聲的話語,那時的她,定會果斷一點,勇敢一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