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月初到銀行辦理對公業務,大堂經理很熱情地推銷理財產品,其中就有基金。但是當我問及手續費率、前端或者后端收費、推薦基金類型等問題時,對方呈茫然狀。小二就在銀行的大廳里裝了一把專業人士,向圍觀群眾推薦了蕭碧燕的這本《買基金為自己加薪》。
《買基金為自己加薪》是我讀的第一本基金類的書籍,不同于專業書籍的枯燥,中間穿插了許多小故事,較有趣味性,很多投資原則也會在書中反復出現,“傻傻地買,聰明地賣;不在乎過程,只在乎結果”的理念貫穿全書。因為蕭老師所在地區為臺灣,與中國大陸地區會有部分區別,通過搜索我進行了修改,如基金分類(投資標的部分)、投資屬性部分。
一、需要弄清楚的幾個概念
1.基金的定義:是一種投資工具、由基金公司集合眾多投資人的資金,投資于股票、債券、短期票據、定存等各種有價證券。由此可以看出基金的三大特色:
2.基金的分類
基金可以根據發行地區/公司、買賣方式、投資地區、投資屬性、投資標的以及操作策略進行分類。我接觸較多的是根據投資標的和買賣方式進行的分類。
投資標的分類
指60%以上的基金資產投資于股票的基金
混合型基金
同時以股票,債券為投資對象的基金,根據股票,債券投資比例以及投資策略的不同,混合型基金又可分為偏股型基金,偏債型基金,配置型基金等多種類型。一般混合型是60%做股票、剩下的40%所債券。
僅投資于貨幣市場工具的基金。該基金資產主要投資于短期貨幣工具如國庫券、商業票據、銀行定期存單、政府短期債券、企業債券、同業存款等短期有價證券。
指基金資產80%以上投資于債券的基金,在國內,投資對象主要是國債、金融債和企業債。
二、如何挑選、購買基金
基金的購買取決于:投資方式、資金多寡、資金可以放多久、投資屬性等因素。
第一步:清出每月可扣款金額
每月定時定額進行基金定投,可以分散風險,攤平投資成本,進行強迫儲蓄,獲得復利的好處。
第二步:挑好基金
基金的挑選分為兩部分,基金本身及基金所在的公司。
基金挑選
中長期業績較好,即3年績效排名1/4
測評指標:標準差、β值、夏普指數
基金公司
警惕只有少數基金績效較好的公司
市場評級高、合法誠信
按公司專長挑選最好、最擅長基金
關注基金研究團隊,而非明星基金經理
第三步至第六步的流程分別為:決定開戶方式;設停利點,持續扣款,定期檢視收益率;達到停利點,適時贖回;獲利后,滾入再投資。
三、投資原則
1.定投原則
2.定時定額為主,單筆為輔原則
3.根據投資屬性,選擇適合自己的基金
在購買基金之前,需要做一個風險能力測評,銀行/基金網站都有此測評。根據投資者投資風險取向可分為保守型、穩健型、平衡型、成長型以及進取型。穩健型的投資者可接受低水平的市場波幅,適合選擇定息產品,可考慮部署較低風險投資產品組合;而進取型的投資者可接受高水平的市場波幅,適合配置較大比重的較高風險投資產品。
四、如何規避或分攤風險
蕭老師在本書的開篇就給了新手們建議,但我覺得適用于所有的投資者。
1.不懂的東西不要碰,不要隨大流。
2.平安投資比杠桿操作重要。切記不要借錢投資,買基金的錢請用閑散資金。
3.越窮越要理財。分清生活中的“需要”和“想要”。沒有了“需要”就會死,“想要”就先想想吧。生活請用斷舍離的心態擺出斷舍離的姿態。“支出=收入-儲蓄”相信會增加結余。
4.選擇適合的投資工具。根據理財的目的、當時的年齡選擇適合自己的理財工具或產品。
小二的話:生活是自己的,不同的態度會選擇不同的生活模式。“甲之砒霜,乙之蜜糖。”認準目標,執行就OK。這里的結果或許就不那么重要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