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翻看網易云的評論,總感覺像是在看一段街頭采訪視頻。每個人都匆匆忙忙,只是在鏡頭前留下自己的兩三句話,但總讓我仿佛看到了他們的青春,遺憾,喜樂,成長。步履不停的我們,總想找個與世隔絕的角落悄悄吐露心聲,靜靜緬懷回憶。
睜開眼,我們又是趕路人。
Chapter.1
2006年夏天,我小學畢業。當時要寫一種叫同學錄的東西,上面都是喜歡的顏色、食物諸如此類的問題。當寫到最喜歡的歌手時,我總會毫不猶豫地寫上“周杰倫”的名字。
我喜歡上杰倫,是受表姐的影響。我第一張杰倫的磁帶,就是十歲生日時表姐送我的《七里香》。為此我還以練習英語聽力為借口,纏著媽媽買了一臺復讀機,偷偷把聽力磁帶換成杰倫的,舉著英語書裝模作樣地聽。
在那之后,我知道了“秋刀魚的滋味,貓跟你都想了解”;下課傳紙條對她說“請不要把分手當作你的請求”;和外公下象棋時,“提著鳥籠的老頭,站在一旁拍我肩膀,我猜他想的應該和我一樣”;球打得超爛還敢跟伙伴比劃“在我地盤這,你就得聽我的”......
雖然我聽到杰倫的時間不算早,但有關杰倫的青春記憶,還有太多太多。
初中時,班上流傳著一本神秘的歌詞本,上面都是同學們蓋著數學課本,偷偷抄的杰倫的歌詞。而我卻喜歡借著杰倫的旋律,重新給每一首歌填詞,回過頭再看,都是男孩子的傻里傻氣。
后來用壓歲錢買了MP3,為了躲避班主任的圍追堵截,午睡課和同桌一人一只耳機,穿過袖管從袖口探出,蒙著耳朵聽杰倫的新專輯。MP3里的歌還都是花5塊錢去數碼店下載的呢。
高中三年,在成堆的試卷里抬頭,心里唱著,“小小的天,有大大的夢想,重重的殼裹著輕輕的仰望”。一直撐到考上大學,終于得到一張杰倫的演唱會門票。雖然只是看臺票,但我還是激動萬分。
從開場《驚嘆號》的警報聲響起到《七里香》的安可結束,兩個半小時里我嘶吼著唱完所有的歌。當晚的歌單里,《可愛女人》、《晴天》、《以父之名》、《簡單愛》、《開不了口》...這一首首歌就像詩里紛飛的章節一樣,印證了我最美好的青春時光。
Chapter.2
后來——故事轉折點總愛說后來——2012年底,杰倫出了新專輯《十二新作》,這張因《驚嘆號》被否定而推出的妥協之作,讓我有一種“復雜的心情”。
2011年前后,關于杰倫“江郎才盡”的言論甚囂塵上,不知不覺連我也不怎么聽杰倫的新歌。搖滾、民謠、爵士成了心頭好,而喜歡上陳奕迅是在上大學的時候。
在一個平常的夜晚,一段無意間點開的陳奕迅演唱會視頻打動了我。是他在唱《明年今日》。從他口中低吟出的字字句句,進了我的耳,砸在我的心,砸出了不愿記起卻未曾遺忘的回憶。
或許你也和我一樣愛過某個人,ta出現時如彩虹般絢爛,令你歡喜不已;可最終ta還是離開了,留下惶惑的你,卑微地期待與ta于某處再遇見——想見又怕再見。
我開始一首一首地去聽Eason所有的歌。在他的歌里,我最先聽見的是愛情,而后聽見了人生。
努力了許久還是失敗時,聽《葡萄成熟時》里唱“日后盡量別叫今天的淚白流,誰都心酸過,哪個沒有”,告訴自己要堅守,經驗要從錯誤中吸收。
與兒時好友越來越疏遠時,聽《最佳損友》里唱“從前共你促膝把酒,傾通宵都不夠,來年陌生的是昨日最親的某某”,雖掛念舊友但也知我們都有各自的路要走。
借著Eason的歌,我聽到愛情里的絕望與矛盾,人生中的百態與無奈。可同時我失去了對純真美好的憧憬。
Chapter.3
所以暌違多年,我從陳奕迅又回到周杰倫。
這兩年,分了手,畢了業,工了作,創了業,一件件事情推著我步履不停地往前趕,那些生活中的痛與難,我了然于心,也習慣安放于心。
生活不過是你熟知所有潛規則后,愈來愈擅長與之打交道。不再熱衷爭論,不再熱衷尋人傾聽,而是學會以自己的方式處理日常問題,懂得以自己的觀點面對是非曲直。
于是我明白,Eason就像我在旅途中偶遇的一位智者,滿懷疑問時我遇見了他。他用一首首經過歲月洗瀝的歌,為我述說,為我解惑,為我承受。
Eason有一首杰倫作詞作曲的歌叫《淘汰》,在這首歌的評論區里,我看到一句話:現在還在喜歡周杰倫情歌的人心中還未放棄追求單純的愛情,轉而喜歡陳奕迅的大多已經被現實的殘酷折磨到暗自傷神。
漸漸地我們發現,聽歌已不再是喜歡某個歌手的作品,而是認同其作品里傳達出的一種人生態度的選擇。所以我從陳奕迅回到周杰倫,多半是因為被現實折磨到暗自傷神后,我依然選擇相信純真,依然選擇擁抱快樂。
純真與快樂是世界上最難擁有的超能力,它是一種不破不立之后的果敢。如此看來,那些出現在課桌上,教室里,車站旁,那些隱匿在街角巷弄漫長歲月里,遺留下的微不可查的美好與純真,是不是就更為可貴呢?
如果真是這樣,那么那些“我輕輕地嘗一口這香濃的誘惑,我喜歡的樣子你都有”、“刮風這天我試過握著你手,但偏偏雨漸漸大到我看你不見”、“你說你有點難追,想讓我知難而退”的旋律與歌詞,就一下子變得有意義了起來。
無人過問我在外面經歷的風霜雨雪,好似一切都是命定的必然。可“最美的不是下雨天,是曾與你躲過雨的屋檐”,與其抱怨,你何嘗不能看到可惡的不是這連綿陰雨,而是下班路上你我被淋濕卻還大聲歡笑的狼狽模樣——我就愛看你被生活欺負卻又不讓生活如愿得意的樣子。
時至今日我終于明白,人一生中經歷過的每個片段,都有相匹配的背景音樂賦予其更深刻雋永的意義。每一首歌都是聯通的,每一個聽歌的你都是成長的。它一句一句地唱著,牽引你走到今天,并讓你始終相信美好的故事即將發生。
2004年-2017年這十三年間,我喜歡了一位幫助我、影響我、陪伴我的全世界最好的周杰倫。因為他,我懂得知足和感恩;因為他,我學會遷就的天分;因為他,我永遠是那個“世界上最頑強的十五歲少年”。
我想這就是年輕,要聽他一輩子的約定。
這五年,我從陳奕迅回到周杰倫,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