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一生,很多時候是要在旅途中度過的。
背上行囊,在人群地簇擁下,從一個地名被輸送到另一個地名,從一個坐標變換到另一個坐標。日夜更替,四季輪回,如同鳥的遷徙,魚的洄游。
在交通工具上,我常喜歡找個靠窗的位置,靜靜坐下,合上手機,撩開窗簾,細細品味窗外那流淌的風景。
窗外的風景,只不過是一閃而過的存在,有的卻能成為心頭惦念。
群山下老舊的籃球架,白墻的校舍,操場上旗桿上那飄搖的一點紅,只能聽到孩子們嬉鬧的聲音……
雨后青石板倒影著白云的模樣,高高的蘆葦矗立在山坡,簡陋的瓦房里頭,靈巧的手指捻起藤條編織籮筐……
溪流在歡快歌唱,墨綠的水草翩翩起舞,牛群經過,驚起石墩上休憩的鷺鳥……
躊躇獨行的拾荒者,爬滿青苔的廟宇,晨曦中暖暖的紅日,曠野上明亮的燈光……
那一閃即逝的光影,像是我們情感的發酵劑、催化劑,我們心情也會隨窗外景物變換而發生改變。
冥冥之中,似乎有一根神奇的金屬魔棒,隨著車輪滾動,不斷切割著我們的心靈的磁力線,生成著情緒感應電流,促使靈魂對自我的審視。
這一過程,像對心靈進行著推拿,任那流光掠影在心間敲打,突然“吧嗒!”一聲,如同打通了任督二脈,身體慢慢變軟,靈魂逐漸升騰。
也似在耳邊放了臺調頻收音機,旋鈕不斷被過往景物撩撥,恰好調到那最in的頻道,一瞬間便酥軟了耳根,每個毛孔都在配合著舒張。
還像把我們投進了時光的暗房,那埋藏極深的記憶,隨著窗外照進的光彩漸次顯影,沉著的欣喜,層疊的遺憾,兀自在那久違的歲月角落淺吟低唱。
旅途中,你我各懷心事,在不同的心境下,車窗外的風景也被賦予了不同的含義。
同是看到了高舉揮舞的手臂,有人感到了別離的悲傷,有人激蕩起啟程的振奮。
同是面對著陌生熙攘的人群,有人懷揣著對未來的憧憬,有人裝滿了對未知的恐懼。
電影中,常能看到角色頭倚車窗,眼神迷離的模樣,然后鏡頭開始切向窗外,交雜著畫外音與蒙太奇,用以表現主人公的情感變化。
這往往被當作章節開啟或結束的索引。
其實,我們在車窗背后的狀態,不正是自己生命的一段過渡嗎,只是時間快慢、路途長短的區別罷了。
等車或兩車相遇的時刻,透過車窗,我們觀察車內乘客的同時,也成為別人眼中的風景。
或悠然自得地欣賞音樂,或津津有味地捧讀雜志,或忙碌地應答著電話,或安詳地靠著車窗睡去……
各有各的精彩,各有各的無奈,無需艷羨,無關憐憫,只需做好最真實的自己。
如人生,在每一段啟程前,收拾好行李,安排好行程,有所放下,有所擔當,給自己選個位置,以淡定的面容,靜靜欣賞眼前的似水流年。
畢竟,對于車窗外的風景,你我都是匆匆過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