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的互聯網世界,許多公司或多或少在國外都有先例,只不過是被國人照搬中國,研究出了適合中國人使用習慣而已。如QQ對應的是icq,百度對應的是谷歌,淘寶對應的是易趣,人人對應的是臉書等等。
然而有一個互聯網公司,是中國獨有的企業,在國外沒有任何成熟的先例可以借鑒,所以它發展的一直跌跌撞撞,被許多人知道,卻不被許多人了解。它就是豆瓣。
豆瓣(douban)是一個社區網站。網站由楊勃(網名“阿北”)創立于2005年3月6日。該網站以書影音起家,提供關于書籍、電影、音樂等作品的信息,無論描述還是評論都由用戶提供,是Web 2.0網站中具有特色的一個網站。干凈是豆瓣給人的第一感覺。
網站還提供書影音推薦、線下同城活動、小組話題交流等多種服務功能,它更像一個集品味系統(讀書、電影、音樂)、表達系統(我讀、我看、我聽)和交流系統(同城、小組、友鄰)于一體的創新網絡服務,一直致力于幫助都市人群發現生活中有用的事物。
豆瓣是文藝青年的聚集地,連網站創始人阿北都是這樣一個人,這個畢業于清華大學物理系,又在加州大學拿到物理學博士學位,之后在美國擔任了2年IBM的顧問科學家的純理工科男士,最后卻創辦了“豆瓣”這樣一個幾乎匯聚了全中國所有文藝青年的網站。現在大家都知道,買書、看電影、聽音樂之前,一定要去豆瓣先看一下相關書評、影評和樂評,這樣才能保證自己買到的書、看到的電影、聽到的音樂,不僅是當前最熱門的,更是口碑最好的。
而正是由于豆瓣沒有成熟的例子可以借鑒,作為一個沒有山寨國外的網站,豆瓣每一步都是在試錯下進行,每一次改版都會引起用戶的強烈反彈。但卻不影響它成為中國眾多文青抒懷的場所!
當大家在微博上看到熱門的段子或事件時,其實有相當一部分都是起源于豆瓣的,最終卻是在微博上火起來的。如今,在移動互聯網時代,豆瓣顯得比較迷茫,一下推出十幾個APP,一下又砍掉。似乎豆瓣已經不在是一家慢公司,已經比較著急了。
豆瓣對許多熱而言,不只是一個網站,而是自己過去六七年人生經歷的一部分。希望豆瓣在移動互聯網時代,收獲更多。你有多久沒有打開豆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