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當我在讀這本書第十遍的時候,朋友好奇地問:“什么書?”我說:“非暴力溝通。”她頓時倒吸一口冷氣:“暴力?!”在她的認知中,與暴力相關的是或血腥、或粗暴、或激烈的打斗畫面。
? ? ? ? 一、什么是非暴力溝通
? ? ? ? 所謂“非暴力溝通”,即通過談話和聆聽,有效溝通的一種方式。具體來說就是通過有效的觀察,表達自身感受、愿望和請求,同時探尋對方的真實感受,聆聽體會對方的需求,進行談話協(xié)商,從根本解決問題。適用于親密關系、親子、學校、組織機構、談判、解決沖突和爭論等等。
? ? ? ? 我說件事情大家就懂了。有次看到一個男孩忽然從卡車上跌落下來,他的母親慌忙伸手托住了男孩,接著,母親狠狠吼叫:“怎么不摔死你呢!”明明母親非常緊張男孩的安危,我也理解母親想表達的是擔心,但這句話卻不能讓男孩感受到愛。再比如妻子對晚歸的丈夫說:“喝死在外面才好。”老師對學生說:“你是我最差的學生。”上司對下屬說:“總遲到,是不是不想干了?”這,都是暴力溝通。
? ? ? ? 若上面那母親懂得運用非暴力溝通,就可以說:“兒子,我看到你爬上很高的卡車,感到很危險,因為害怕你受傷,我需要保證你的安全,你可以在地上玩嗎?
? ? ? ? 本書引起廣泛關注還因為著名的印度思想家甘地,上個世紀,圣雄甘地在印度發(fā)起的非暴力不合作運動,使印度擺脫了英國的殖民統(tǒng)治實現(xiàn)獨立。作者馬歇爾?盧森堡博士沿用了“非暴力”一詞,研究出“非暴力溝通”的方式,在解決眾多世界范圍內(nèi)的沖突和爭端方面有著卓越的成就。甘地的孫子還在這本書的前言部分記述了與祖父的往事,年幼的他被白人打,因為他太黑了,黑人打他的原因是他太白了,種族歧視讓他悲憤交加,于是向祖父學習非暴力。
? ? ? ? 二、非暴力溝通的四個步驟
? ? ? ? 運用非力溝通分四個步驟:第一步觀察,表達客觀事實,句式是“我看到……”第二步感受,事實所造成的體會,表達為“我感到……”第三步需要,形成上述感受的原因,可以是“因為我需要你……”第四步請求,向對方提出具體的要求“你可以……嗎?”
? ? ? ? 魯思?貝本梅爾在《語言是度戶》中說“語言是窗戶,或者是墻,它們審判我們,或者讓我們自由。”良方一句三冬暖,語一聲六月寒,指責、否定、說教、漫罵、貼標簽等等,語言暴力無處不有,以至于我們很多人就或多或少生存在這樣一個暴力世界中。
? ? ? ? 講溝通的書有很多,比如戴爾?卡對基的《溝通的藝術》,蔡康水的《說話之道》,學誠法師的《好好說話》,《非暴力溝通》的特別之處在于說的是溝通的本質。
? ? ? ? 克里希那穆提說過“不帶評論的觀察是人類智力的最高形式。”在到語言攻擊時,也要用不帶攻擊的問句來完成對對方的觀察。
? ? ? ? 盧森堡曾在巴勒斯坦演講,當時兩國關系緊張,有人發(fā)現(xiàn)他來自美國,就有人帶頭辱罵威脅他,群情激憤之時,他通過“非暴力溝過一步步引導聽眾,保全了自己的生命,最終的結果是巴勒斯坦人完全轉變了態(tài)度,請他至家中用餐。
? ? ? ? 那么盧森堡博士是怎樣轉危為安的呢?在對方生氣時,通過“我看到…,我感到…,你這么憤怒是因為……嗎”?專注于探尋對方的感受和需求,整個過程的關鍵點在于對事實的描述,一旦對方開始傾訴,事情就解決了一大半,甚至通過示弱的方式,這樣的技巧救了他一命。
? ? ? ? 三、非暴力溝通的關鍵在于傾聽
? ? ? ? 1、傾聽別人。人與人相互依存,損人無法真正利已。如果別人感到不安,保持一顆傾聽的心態(tài)來體會別人的感受和需求。傾聽他人意味著,放下已有的想法和判斷,一心一意地體會他人,從而讓心靈平靜下來。非暴力溝通幫助人們溫和地解決人際沖突,以維護輕松和諧的人際關系。
? ? ? ? 指責往往含著期特,對我們的指責實際上間接表達了對方尚未滿足的需要。認真地傾聽,把每一個指責都轉化為需求,比如“你一點都不理解我”,實際上是對方渴望被理解,只要我們專注于他人的感受和需要,在這種分析過程中,憤怒也就不再存在。
? ? ? ? 2、傾聽自己。那么如何面對內(nèi)心的“積怨”呢?非暴力溝通教會我們傾聽自己的心聲,憤怒時停下來做深呼吸,“是什么?為什么?怎么辦?”思索是什想法讓我們生氣,我們有什么需求沒有滿足,平和表達并盡力實現(xiàn),一且我們發(fā)現(xiàn)自己心底深處的愿望,并采取積極的行動,我們將會重獲生活的熱情。
? ? ? ? 3、表達感謝。表達感謝也是有技巧的,通常有三項內(nèi)容:一是對我們的有益行為;二是我們的哪些需求得到滿足;三是需求得到滿足后的心情。
? ? ? ? 其實《非暴力溝通》到最后講的是愛,每個人的愛是藏在心里面,我們撕下這些包裹的東西,讓愛直接呈現(xiàn)出來,感激生命的賜予,溝通就變得簡單很多。
? ? ? ? 當?shù)缴钪杏龅綔贤ú粫车膯栴},都可以去翻翻此書,總會找到你要的答案。多一個人了解非暴力溝通,世界就多一份理解和友善,我迫不及待把這本書分享給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