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守成規的人,晚上想著千條路,早上起來走原路。
01
我們的UI設計同事最近被辭退了。
起初大家都覺得他很有意思。
每到月初部門總結上月工作,劃分本月任務時,他總是第一個搶著上臺,承認上月錯誤,為本月接收任務主動請纓。
領導對他的這種態度,大加贊賞,雖說月任務完成都要大費周折,經常需部門總監善后,但這種敢于主動承擔責任的態度值得大家學習。
領導還說,工作中的錯誤,不能一昧的等別人來解決,要學會換位思考,條條道路通羅馬,不能一條道走到黑。
02
可后來,大家對這位同事的前程有點擔憂了。
記得有次公司接了一個重大項目,從項目動員大會到劃分部門任務,他一如既往像打了雞血,異常興奮。
領到任務后,他按自己慣有的做事風格,將任務再次拆分到每一天需要做的細節上。
看到他的表格,大家都提醒,別掐著任務節點推進度,預留一周做優化,不然會耽誤大事。
可他笑呵呵的答,留一天時間綽綽有余,再說他的任務又不在主界面展示,即便出現一點點小狀況,背后還有總監善后,他不會坐視不理。
這話聽著挺唏噓。
不怕神一樣的對手,就怕豬一樣的隊友。
深表贊同。
這位同事冥頑不化的思想,墨守成規的單一思維,導致項目交付時全盤癱瘓,被辭退在所難免。
03
墨守成規的人,到底多可怕?
遇事不善變通,總用同一個方法,試圖匹配所有問題,匹配成功相安無事,匹配失敗等待援助;
遇到自己喜歡的人,被比自己差的人追求,總是本著優秀便是資本的思想,不想辦法公平競爭,等別人在一起了,習慣性的說他哪點比我強;
當機會擺在面前,不去把握,習慣性的告訴自己,我等的機會還沒到,可機會不是時時有,天天有,一旦錯失便追悔莫及。
這讓我想起曾看過的一個神話故事。
有一位癡迷上帝的小伙子。
他始終堅信只要自己遇到危險,上帝一定會伸出援助之手幫他化險為夷。
除了上帝,他誰都不信。
一天他出海打漁,大風掀翻了小漁船,不會游泳的他,在海里拼命針扎,恰好一艘商船經過,向他伸出援助之手,被他拒絕,他要等上帝來施救。
在他淹淹一息,無力掙扎時,經過的漁船又向他伸出援助之手,他用最后一口氣擺手婉拒漁夫,他要等上帝來施救。
小伙子終于見到了上帝。
他質問上帝,為什么遇到危險不施救。
上帝說,我先后派了兩艘船來營救,可是兩次生還的機會都被你拒絕。
的確,導致小伙子喪命的不是上帝,而是他意識上過份執守一種方法,過激堅守一份執念的思想。
這是一種性格上的缺陷,思想上的短板。因為當你遇到困難時,墨守成規,冥頑不化,自救和被救的意識也就潛移默化的跟著消失了。
04
知乎上看過一個萬贊貼:遇到一個墨守成規的人是怎樣一種體驗?
其中有個回答印象深刻,明知走下去是錯的,別人也提醒過,嘴上答應改變思路,也明白偏離重心了,還是習慣性一條道走到黑。
馬云曾說過:墨守成規的人,晚上想著千條路,早上起來走原路。
電視劇《歡樂頌》里,樊勝美對室友說過一段話,我要努力掙錢,爭取早日扎根北京,把爸媽接過來享福,也就成功避開那個在老家無所事事,光吃不干的哥哥。
聽著句句在理,說完依舊心安理得地當著辦公室油子,拿著能解決溫飽但無結余的工資,在媽媽的威逼利誘下,蒙在鼓里借錢替他哥哥還債,說好的扭轉人生,早就拋之腦后。
只想不干,機械式原地踏步的人生,又怎么能實現目標?
人活著,就應該有,居安思危的擔心,順勢而為的意識,嚴于律己的習慣,換位思考的思想。
只有遇事多思考,加強憂患意識,懂得殊途同歸的道理,才會用雙手去賺取自己想要的生活。
05
我認識的一位姐姐,兩年前和絕大多數人一樣,有個朝九晚五,工作穩定,家庭美滿,卻不自由的人生。
身邊很多人都不理解她,過著待遇高,有老公疼,小孩愛的生活為什么還是不滿足,。
可她總是說,生活不止眼前的小幸福,還有詩和遠方。
真佩服姐姐的眼界,身在福中卻有居安思危的憂患意識。同時在她身上,打破常規生活方式,嚴于律己的行動力,也得到了最好的驗證。
當我外派兩年,再次回到這座城市見到姐姐,大有士別三日刮目相看的場景。
她沒有守著本就幸福的生活享受人生,已逃出舒適圈,成為了一名自由職業者。
一頓飯的時間,姐姐時不時盯著手機看,在隨身攜帶的筆記本上奮筆疾弛。
姐姐告訴我,那是她的制勝法寶,為了實現人生自由,700多個夜晚,堅持每晚在線聽課三小時,手抄筆記加起一起過百斤。
06
不安于現狀,憂患意識超強的她,在財務自由的基礎上,實現了人生目標,每個月都要去不同的地方旅游一周。可她依舊沒有止步享受,而是一如既往的不斷豐盈自己,提升對抗突如其來的意外能力,
除了姐姐不安于現狀的性格,不恪守一塵不變的生活方式,想辦法打破常規的思想,為她贏得了想要的生活。
不滿足現狀,知改變,靠自己,人生才會有詩和遠方。
王通在《中說·周公》里說:
通其變,天下無弊法,執其方,天下無善教。
的確如此。
通曉事物變化而能靈活應對,就能看到夢想發光,不拘泥于陳規舊制而死板教條,就能看到詩和遠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