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泰勒博士提到幸福課的內容,不只是傳授信息,更重要的是關于如何變形——改變思想容器的形狀。信息、知識的多少不能決定我們的幸福感,一個人如何理解、解讀信息,關注的重點是什么,才是事關幸福的關鍵因素,而這些都是由我們思想容器的形狀決定的。
? ?今年看了部日劇,《想起這段戀愛時定會哭泣》,沖著“2016年《東京愛情故事》”的宣傳去看的。雖然情節、人物等都明顯地不可能超越經典,但絲毫沒有妨礙它帶給我的感動。劇中人物在看不到希望的生活中,展現出的心境的開闊、向上和品性的美好、善良,深深地震撼了我。小音的媽媽,一個單身母親,在病重離世前留給小音的信,雖然滿心不舍,卻堅信6歲的孩子擁有開啟自己人生的力量,鼓勵她長大后按照自己喜歡的方式去生活;小音和阿練,在那么艱辛的生活中,卻會關注到路邊頑強生長的小花兒,自己再孤單都要給身邊的人帶去溫暖和扶持,談起心碎的過往總是眼含笑意云淡風輕,面對瑣碎辛苦的工作從不放棄努力頑強堅持。除了品行的美好,他們積極、樂觀的思維模式,也就是思想容器的形狀,使他們在艱辛的日常中看到意義,保有堅持的力量。
? ?很多時候我們缺少的并不是信息和知識,而是更積極地解讀和理解這些信息的認知。在對孩子的教育中,幫他們建立一種積極的認知模式具有培根樹基的作用,希望我的孩子能有包容開闊的心態,從一切經歷中,不論好的、壞的,找到收獲。我寫學習筆記,也是為了督促自己把學到的東西努力應用于實際,在實踐和行動中,慢慢打開自己,鑿掉思維上的束縛,促進自己內在的改變,最終實現“變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