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啥:
一本和“人機設計”有關的筆記。啥時候有空了,哪怕3分鐘,你都可以撿起來,邊看邊吐槽木龍。
寫給誰看:
對“人機設計”感興趣的人。如果你想短期內讓自己像個老鳥設計師,或僅僅是想從中脫穎而出,或和他們有工作交集,或想了解他們的思維方式,甚至是想和他們建立連接以達成你的目的,這本筆記對你都有價值。如果不是,那可能你只能看到我在瞎說。
寫些什么:
行為心理學、人際關系tips、個人形象提升、軟件技法、設計潮流。
我說的“UI設計師”,可能和你想的有點不一樣
原意指用戶界面設計師(User Interface Designer),但咱自己也了解,大多數互聯網公司對這個崗位要求很雜的,有時UI就是畫界面的,有時是畫線框圖的,有時寫用戶研究報告,有時做banner,有時切圖,有時做動效,有時做3D,有時還得修照片、扣公章...總之一句話,你認為公司有哪些和【視覺、體驗、產品】相關的工作,UI都要去了解,去熟悉。為了方便表達,下面木龍提到的“UI設計師”,你可以理解為是一專多能的“全棧設計師”。
那為啥不直接稱呼為“全棧設計師”呢?很簡單啊,有這個頭銜的人太少了,認知成本有點高。而且每一名該類設計師的技能樹都過于龐大,技能點的加法也特別多,沒有統一樣式。比如有一種全棧設計師,懂設計還會寫代碼,這就屬于工程師不大好騙的類型;還有一種全棧設計師,能畫界面還能畫插畫,簡直就是電商公司的寶。我比較推薦一種簡單有效的成長方式:先認準一個設計方向,加點加到中等水平,然后根據自己的喜好或工作需要,橫向拓展技能樹(不僅僅是軟件的操作),最后反向輸出技能,可以兼職當老師,也可以開設計課,還可以寫下來,總之要通過外物響應你的技能;供你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