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Loiise Emanue l?立體故事
當孩子對現實世界無能為力的時候,幻想世界是他們很好的庇護所和情緒發泄處。
擁有魔力、力量和保護別人的能力是多么愉快的一件事情。只要有一根魔杖,就能變出食物,也就不用依賴媽媽提供了;受傷了可以馬上復原,還可以殺死壞蛋。想象一下,無時無刻覺得所有事情是自己無法完成,所有的技能無法自己掌握,所有好的事物都需要依賴他人提供,這樣的感覺對一個小孩而言必然是很難受的。孩子需要躲到一個虛構的世界里,在這個世界中,它可以擔任所有的角色,處理并戰勝所有的危險。
1.幻想,讓他一次一次戰勝恐懼
查理和提姆在院子里玩,在成堆的落葉中跑來跑去。查理六歲大的哥哥彼得,騎著腳踏車咻咻地飛奔而來,跳躍過落葉堆,并和他們打起一場『落葉仗』,最后將兩位小朋友埋在落葉堆里,因為被落葉蓋住,查理顯得有點驚恐。當他哥哥騎著腳踏車離開,他爬出來時,就和提姆假裝他們在一艘船上,并在媽媽的幫助下,立起一只掃把當作桅桿。他們對于誰該當船長有點爭執,媽媽出面幫忙解決。之后,他們假裝自己需要劃過一片有渦旋的“海洋”,且不能離開船,因為四周充滿了『險惡的鯊魚群』。當媽媽喊他們進屋里吃點心時,查理看起來很擔憂,請媽媽來『解救』他們,因為『鯊魚正在追殺他們』。鯊魚的威脅對查理而言相當真實,如果沒有緊握住媽媽的手,他沒有辦法說服自己踏出船外。
小孩所感受到的強烈情緒,如:生氣、害怕和厭恨,可能會掩蓋他們,且很快地流露出來。哥哥的欺負可能讓查理覺得害怕和生氣,或許讓他想要攻擊或咬哥哥。這些感受對他而言,太多強烈以致無法處理,瞬間,覺得自己周遭充滿了危險,尤其是想象出來的鯊魚,似乎代表了查理氣憤攻擊的情緒——難怪鯊魚讓他覺得害怕和焦慮。
吃完點心后,查理說:『我想要像彼得那樣騎腳踏車。』媽媽建議他,自己試試看。查理的三輪車對他而言有點太大,要將車子推到小徑上有點困難。當他把車子推到草地上時,因為腳一直從踏板上滑掉,讓他無法順利地汽車。最后,他沒好氣地請媽媽幫忙推車,媽媽答應了他。媽媽抓住三輪車的龍頭將他拖過落葉堆,查理很兇地大叫:“你從后面推!”當媽媽從后面推著車時,查理則笑容滿面地騎著,完全像是自己在騎三輪車,就跟哥哥一樣。
或許在這個時刻,提供幫助的媽媽不在他的視線之內,他便可以相信真的是自己騎著三輪車,他是哥哥,強而有利且不受傷或被欺負。
2.幻想,表達了讓她擔心的狀況,或日常生活產生的變化
這個年紀的孩子在辨識真實和恒久性的能力上有很大的差異,有時候他們相信所有的事情都是有可能的。例如,喬許告訴媽媽:“當我是女生的時候,我要留長頭發!”有時剛滿三歲的小孩會相當堅決地想要將世界塑造成他們想要的樣子,即使不符合現實。這通常會明顯地發生在當孩子面臨可能會讓他擔心的狀況,或日常生活產生變化的時候。
泰莎有一點發燒,祖母在他的醫生媽媽去上班的時候負責照顧她。泰莎跟祖母說:“婆婆,我媽咪是個醫生,她讓我生病的小朋友快一點好。”祖母表示同意,并告訴她因為媽咪要上班,所以祖母會照顧她,泰莎回答:“那你也是個醫生!”祖母說不是,但泰莎堅持地說:“你就是有點像是醫生。”祖母不再堅持,就讓泰莎這樣認為吧。
因為想念媽媽,泰莎必須找出一個方法來適應現實,因為這個現實狀況不是她所希望的。她的方式便是將其轉變成——祖母就是那個在她生病時所需要的那個醫生媽咪。
3.幻想,帶來希望,盡管有時是跟現實抵觸的
在這個年紀,孩子們正在發展邏輯推理能力,會開始對一直深信不疑的虛構故事產生質疑,他們會懷疑“牙齒仙子”是如何收集到那些掉了的乳牙?“圣誕老公公”又是如何帶來禮物的?同時,孩子們也會將虛構的故事情節和自己的擔憂相互穿插在一起。
三歲大的羅絲開始詢問有關圣誕老公公是如何送禮物的?同時,孩子們也會將虛構的故事情節和自己的擔憂相互穿插在一起。
三歲大的羅絲開始詢問有關圣誕老公公是如何爬下煙囪的細節。她一直不停地問,讓她的父母感覺羅絲似乎很興奮但又對半夜有個陌生人會進到家里有點焦慮。因此,羅絲的父母便告訴她,其實圣誕老公公是“虛構”的,并不會真的從煙囪爬下來。但羅絲的反應卻是:“那圣誕老公公帶來的禮物怎么辦?”由此我們可以看出,對羅絲來說,現實狀況和虛構的故事情節之間有所抵觸沖突,而她還無法馬上放棄心理對圣誕老公公會從煙囪爬下來,并帶來滿滿一襪子禮物的信念。
有時候孩子很難知道什么時候該停止幻想,回到外界的現實生活中,有時候他們太沉溺于想象的游戲之中,而把日常生活中的各種事物都和游戲混合交織在一起。只要不過度干涉或控制,孩子都很喜歡父母加入游戲中,他們需要成人在旁保持適當的參與度,當游戲太過嚇人的時候,能夠適時地阻止,并將他們帶回現實世界中。具體方法,下周請見《要將孩子從幻想中拉出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