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到中午的飯點(diǎn),滿大街的烤串店前都開始?xì)⒀颉?/p>
普通的的小店,中午要?dú)芍谎?,食客們坐在燒烤爐旁的馬扎上,邊等著食材邊聊天。
羊在被殺前,是會哭的。
有的羊是默默的流淚,一言不發(fā);有的羊哭的聲音很大,半條街都聽的見;有的羊雖然發(fā)不出聲音,但是身體一直在顫抖,尿液流了一地。
在食客的眼里,它們無論如何表現(xiàn),都是羊肉、羊皮、羊管、羊臉、羊舌、羊肚、羊蹄、羊蝎子、羊排、白腰、紅腰、骨髓的合集,仿佛這羊,生來就是要被人拿來吃的。
有一次,路過一只小羊,它四肢被困,臥在燒烤爐前邊哭邊叫,浸在淚水中的紅眼一直在望著我,好像在乞求著什么的感覺。我一念起來就想把它買下來放掉,可是在這個遍地都是食客的城市里,又能把它放到哪里去?即使放到山里,不出三天也會被人抓來吃掉,業(yè)果就那么不可違么?
想起《楞嚴(yán)》云:“人以羊食,羊死為人,人死為羊,如是乃至十生之類?!?/p>
秋日的陽光透過頂棚的縫隙射到斑駁的小鐵桌臺上,空氣中彌漫著木炭和羊油的味道。
”十個肉,五個皮五個管五個骨髓,一對白腰,多放孜然少放辣,一個烤餅刷油刷醬,一瓶原漿?!?/p>
我坐在小馬扎上敲著碗筷,一邊麻木地看著殘忍的畫面,一邊期待著口中的美食。不知從何時起,儼然已經(jīng)成為了一種習(xí)慣。
看著羊流淚,也已經(jīng)成為了一種習(xí)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