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某外地網站對網友做調查,廣州的點心小吃中,“最留下深刻印象”和“未吃過,最渴望有機會品嘗”這兩項桂冠被同一種食品摘取,是什么呢?既不是廣州人家平時經常吃的蝦餃、腸粉,也不是云吞面和牛腩面,而居然是——艇仔粥!起初我以為外地人不識貨,后來又覺得順理成章,因為艇仔粥有內涵、有故事和有風格。
? ? ?正宗的艇仔粥應該在河涌艇仔上制作,甚至必須在艇仔上喝。艇仔粥以新鮮的蝦仔、魚片、蔥花、蛋絲、海蟄、花生仁、浮皮、油條屑為原料,用滾粥沖燙粥料手法,即滾即食。其特點是粥底綿爛,粥料多多,粥味鮮甜,爽脆軟滑。關于艇仔粥還有典故:從前有一個水上人家女孩名叫金水,有一天她父親捕到一條鯉魚,金水好心將其放生到江中。過了幾年金水的父親患了重病,她非常傷心,來到江邊祈求仙人保佑。有個仙女從水中浮出來說:“我是幾年前被你救的鯉魚。你只要煮一些魚蝦粥再加點油脆之物,賣給人家換錢,再帶父親去看大夫,10日之內即可痊愈。”金水依法照做,醫(yī)好了父親的病,而從此這種粥就取名為“艇仔粥”。以前荔枝灣一帶,一到黃昏,不少文人雅士及各方游客來游玩,游河小艇穿梭往來。其中有艇仔專門供應“艇仔粥”,故又稱“荔灣艇仔粥”。
? ? 現(xiàn)時傳統(tǒng)嘅艇仔粥已經少見,主要受到環(huán)境所限。專門做粥的艇仔難尋泊處,坐在艇仔上喝亦系并非易事。前段時間聽說小洲村娘媽橋畔艇仔粥較正宗,我就呼朋喚友趕過去,小橋流水,榕蔭古渡,雖然是河岸艇仔而不是涌內艇仔,但勝在風景好、味道正宗,感覺不錯。看來今后喝艇仔粥,無謂再計較四周環(huán)境,將注意力放在內涵行了。
? ?而對未喝過艇仔粥,但渴望有機會品嘗的外地朋友,我就用一首艇仔粥歌向他們發(fā)出邀請:請你來廣州,喝碗艇仔粥,在四季花開的時候,在荔枝灣涌的渡頭。粥中有魚片蝦仔的香味,碗里有嶺南水鄉(xiāng)溫柔。一嘗只覺爽脆軟滑,咽下倍感鮮嫩可口。來多一碗吧,體會食在廣州。請你來廣州,喝碗艇仔粥,在華燈璀璨的時候,在珠江畫舫的船頭。粥中有雨打芭蕉嘅歡快,碗里有賽龍奪錦的節(jié)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