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和初中老師都問過我們長大后想成為什么樣的人,答案五花八門,啥都有,科學家、老師、醫生都是比較熱門的。小學的我們還糾結以后讀清華還是北大,當我們發現我們連其中一所都考不上時,才明白現實與理想之間有一種距離叫天真。
我小的時候聽過最多的話是:不許不經過別人允許拿別人東西,那叫偷;要認真讀書,不做殺人放火的事,會被關起來還會被判刑;不要抄作業,做一個誠實的人,欺騙別人是不好的......所以小的時候就明白不偷不搶,善良,誠實正直,才是一個“人”應該有的樣子。那時的自己也期望長大以后做一個堂堂正正的“人”。
到了現在的這個階段,可能對人性有了一定了解,也知道欲望是多么可怕。“人之初,性本善。”更是背的爛熟于心。所以每每看到電視上的那些黑心店家、殺人犯們只顧自己而去傷害他人的時候,常常會想: 他們......小時候也想長大后做一個堂堂正正的人嗎?那為什么改變了呢?是因為堅持做自己太難了嗎?我是否也可以堅持最初的自己呢?
后來的后來,我明白了。每個人小時候也都是有良心的,可能因為金錢、權利所以輕易改變了自己。
可是我不想,我不想我以后只認識錢,我不想屈服于權利之下。我想一直做小時候那個內心擁有一腔熱血想要通過自己而改變世界,哪怕一點一點改變也會滿足的我。我的初心我希望它一直都在。
如果我們成為不了我們最想成為的人其實一點都不可怕。就像我就算成不了世界首富,成為中國首富也可以啊。
可怕的是什么,可怕的是當我們小時候擁有純潔心靈想要做一個正直的人,而偏偏我們最后成為只認錢的黑心老板、與他人有小矛盾就用利器奪走他人生命的殺人犯。可怕的是我們變成了我們兒時所厭惡的人。
我常常警告我自己:勿忘初心。不要因為走得太遠而忘記自己出發的本意。永遠都不要迷失自己的方向,永遠都要相信世界的善意。
永遠都不要成為現在的自己所厭惡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