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德哥爾摩老城(Gamla Stan)始建于13世紀,位于斯德哥爾摩市中心的城島上。這個方圓不足1平方公里的小島是目前歐洲保留得比較完整且面積較大的中世紀風貌城區,城內有中世紀小巷、圓石街道和古式建筑,深受北日耳曼式風格影響。斑駁的教堂,狹窄的鵝卵石小路,配合著飄散在空氣中的濃濃的咖啡香,漫步在老城區,你會感覺到仿佛時間都放慢了腳步。
老城區是全歐洲最有魅力的歷史中心之一,由于免受戰爭的破壞而保存良好,近乎完美的融合了童話故事般的建筑和曲折悠長的鵝卵石小徑仍沐浴著中世紀以來的溫暖陽光。老城區在1980年之前的官方名稱為“橋間之城”(Staden mellan broarna),是當時瑞典的一個古老城鎮。現今的老城主要包括Stadsholmen島的地區,雖然官方區劃把Riddarholmen、Helgeandsholmen和Str?msborg都劃入老城區,但一般人所指的老城都不包括這三個地區。
9世紀中至20世紀中,老城一直被視為貧民窟,很多歷史建筑都日久失修;第二次世界大戰后,5條小巷的房屋被清拆,以擴建國會大樓。然而,1980年代起,老城因其中世紀和文藝復興時代的建筑而吸引大量游客,其建筑物的價值才獲肯定。
這里有金碧輝煌的宮殿、氣勢不凡的教堂和高聳入云的尖塔、裝飾著銅雕和石刻的中世紀建筑物。大街小巷均采用石頭鋪筑,最寬處不過5到6米,Vasterlagggatan街81號附近的Marten Trotzigs Grand的寬度甚至都不超過1米。這里不但汽車、摩托車和自行車無法通行,就是兩個人對面走過也得側身相讓。街道兩旁是一些古老的店鋪,出售古樸別致而精美異常的手工藝品和紀念品。狹窄的大街小巷顯示出中世紀的街道風采,一派古城風貌。
老城中央的大廣場是老城的中心點,這里被斯德哥爾摩證券交易所大樓和其他舊商人的房屋包圍。廣場最前面的小噴泉算是老城區的中心點標志了,它后面那棟紅色尖頂小樓,建于1520年,上面的80多塊小白方磚是為了紀念當時被丹麥人砍頭的瑞典貴族而特地加上去的。
老城最壯觀的建筑當數王宮。這是一座方形的三層樓建筑,已有300年歷史。20世紀80年代前,瑞典卡爾十六世古斯塔夫國王一家都住在這里,不過當時王室只占據很少一部分房間,大部分建筑都向公眾開放。
與王宮緊挨著的大教堂是1279年建成的斯德哥爾摩最古老建筑之一,瑞典王室的許多重要慶典都要安排在這座教堂進行。除大教堂外,老城還有兩座老教堂——利達霍爾姆教堂和德意志教堂。
坐落在廣場一側的是建于1776年的斯德哥爾摩老證券交易所大廈。每年10月初,瑞典文學院都要在這座建筑里宣布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名單。諾貝爾博物館目前也暫時被安置在老證券交易所大廈里。
西長街是老城最主要和最繁華的商業大街,街道兩旁店鋪、餐館、咖啡館鱗次櫛比,其中紀念品商店很受世界各地觀光客青睞,可以在這里買到木馬、北歐海盜、瑞典娃娃等玩偶。